Sunday, January 24, 2010

身边的奥运

温哥华冬奥会就在眼前,火炬这两天在城里没有规律地东跑西跑,跑出城向西而去,今天在落基山中坎磨(Canmore)镇、班芙镇(Banff)兜一圈,离开阿尔伯塔,奔向卑诗省而去。

报纸上自然是热闹了好一阵。

二十二年前在卡尔加里举办过冬奥会,那时此地是一个不大的小镇,可还是有很多很多人记得当年的激动。和今天的热闹相比,当年似乎在模糊了点的影片上不是那么激动,最让人可以比较的还是当时的单纯的热情和今日明显的商业气氛。跟着火炬从东到西的旅程中,最大的赞助商的标志和旗帜不说比奥运更明显,也是相当出众的。到了城里时,专门有一天给一个卫星城机会,我们去了好些人做义工。嘿,反正是上班时间,不上班去看火炬,我也当开洋荤吧。其实更大的原因是想看看我们地区经理的一千一百双鞋。那是传说和神话的事实,她自己亲口说的,我就不编排她了。地下室里真的是一排一排的鞋。嗯,她说比马科斯夫人少点。单身一人的她,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一个人开心全家快乐,想想不结婚或者离婚,也不是不能快乐吧?

看过很多令人咂舌的鞋子,大家步行到小镇中心,满是各个学校来的中小学生,排队领取免费可口可乐的饮料,看周围各个赞助商的帐篷,等到火炬到时,人头涌涌,一眨眼就过去了。我还真不是喜欢凑热闹的人,看过了,回去继续做义工,这回不是看住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钻进展览车里乱掰(你们当老师的怎么过的呀,天天面对精力过剩的孩子们?),是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在奥运会标图片前和火炬合影,哦,很喜欢火炬到来后放出去的鸽子,在蓝天上飞翔……

火炬走了,我们也就散了。很无所谓的一般心情。

第二天我送小猪去奥林匹克滑雪中心,他们学校六七年级的滑雪活动。万万料不到的是,火炬这个大早,跑这儿来了,我给堵在半路上,看不见火炬和人群,只看到撤下来时的车队,和彪悍的骑自行车的骑警。这是1988年冬奥会的比赛场,如今还是城里人就近滑雪的场地。不大,但是方便。孩子们上上下下地开心,又是一大堆孩子,好几个学校的课外活动。我真的不能当老师,回家才发现忘了小猪的头盔手套和滑雪镜,头昏眼花的……


**********************
温哥华冬奥会是加拿大第三次举办奥运会了。加拿大有着不那么很光荣的历史,就是,她是唯一举办过奥运会但没有在本国拿过一块金牌的国家。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也是奥运历史上负债最高,不能盈利的一个,三十年后才骄傲地宣布,总算还清债了!。在它之后很多国家不愿意举办奥运会,直到洛杉矶奥运会,通过大商家的赞助,才改变了奥运会的命运,可是奥运会也从此迈上了纯商业利润的道路,每一届奥运会都在商家利益上各个国家和集团的明争暗斗,成为奥运会背后不可忽视的暗流。

这次火炬横穿加拿大,也引起了很多争议,最主要的当然是商业赞助和因此引起的广告纠纷,赞助队员对于拿金牌的紧迫性。似乎和奥运精神的FairPlay恰恰相反的,就是这个争夺金牌。如果重点都在争夺金牌来看待一个国家的体育强力以及更深远的国力,是不是违背了奥运精神?可是如果只是一味重在参与,又能用什么鼓励运动员“更高更远更强”?在人类不再用金钱来衡量强弱,当世界不再有国家民族的对立,也许,才能有真正的奥运精神的纯粹吧。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大家都是拼命地为自己的国家争夺更多的金牌,似乎是非常合理的结论。但是在事事讲求可亲和蔼的国度里,会引起很多人的疑问:这,值得吗?

首先,是国家出钱给专业队员不用工作专门培训,然后,是给拿奖牌的队员誓言发奖金,不仅是各大公司赞助商给,而且国家从纳税人腰包里掏出来给奖金。自然有人不满意,但是整体的意义上,大多数人没有太多意见,因为大家都可以接受运动员的付出和应该得到的回报。最大的争论是在排斥外国运动员利用加拿大运动场训练,美国电视台已经开始抱怨连天,因为温哥华的冰场已经对美国花样滑冰队关闭了。当然,美国在这上面的竞争之强,对对手排斥之力大概是天下无双的,他们的抱怨,大家听听一乐而置之不理,可是,加拿大对其他国际友人的排斥,就让人非常的反感了。比如挪威瑞典北欧国家,和加拿大处在同样的竞争地位上,所以常常合作,组合能量共同培训,现在,为了不歧视任何外国友人,所有的冰场和其他运动比赛场地,都不允许非本国运动员培训了。这样,大概会给本国运动员以更好的竞争优势争取更好成绩。那么,奥运精神是不是就本质上被金钱金牌给玷污了呢?

有人会反问,国家出钱,自然应该保护本国优先的利益,这一点,也为很多运动员理解,但是,有些运动场所,比如雪撬,可是非常危险的运动,不给他国运动员熟悉场地,是很不道德的。当然,场地肯定会开放,但是加拿大的政策是缩短开放的时间,给自己运动员更多时间培训,以更大的优势进入比赛。而且,加拿大应该更重视的全民运动的开发,比如卡尔加里的奥林匹克公园,1988年后一直是冬季奥运会运动员培训场馆,和家庭学校的学习的课外场所。学校会组织孩子们每一年来这里给他们培训,让家庭在家门口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这样,仿佛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的传承。

题外话,温哥华冬奥会的滑雪场Whistler威斯勒,被银行送到破产法庭,一切不出意外,正在奥运进行中间就要拍卖滑雪场,因为现在的主人,一家美国的对冲基金,已经几个月没有付帐了。新鲜事随时有啊。

Sidney Crosby和体育偶像的旁观


奥运倒计时开始了。还有一个月就是温哥华冬奥会,到时候,加拿大的冰球明星将会在聚光灯下,在加拿大人严格的评估下,开始他们的救赎路程。

2002年的美国盐湖城冬奥会,国际奥委会和北美冰球联盟(NHL)达成协议,加拿大第一次组成职业明星球员的国家队,在五十年的奥运空白后,夺得男子冰球冬奥会冠军。可是2006年就是冰球明星队不可思议的惨败,连前三名都没有进入,闪闪发光的明星们黯然从都灵回国,看着各自的瑞典队友们欢庆奥运金牌。今年,在本土比赛,所有的眼睛都盯着这一支高薪高吸引力的明星球队,看他们能不能重新建立第一的名声。

加拿大无疑是世界上的最强的冰球国家,虽然冰球不是名义上的国球,可是平常谦逊的加拿大人,在冰球上是毫无疑问的无比自豪。每一年都有大批优秀的冰球青年球星出现,二十年前是冰球一代红星Wayne Gretzky韦恩·格雷茨基傲视北美冰球世界,他之后是Mario Lemieux, 而几乎每一代都有自己的球星。可是,考斯比实在是在韦恩·格雷茨基以来最能吸引非冰球世界瞩目的球星。和他的前几代的明星一样,他是一个很出色的球员。可是比他更能进球,打球更全面,更能防守,更危险的前锋还有很多,可是,西德尼·考斯比是一个很独特的球员,从九岁开始他的迷你球星之路时,就开始吸引媒体的注意,等他进入冰球新秀选拔时,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了。

冰球的新秀选拔是对冰球联盟弱队的补偿。每一年,根据上一年比赛成绩排名,最后一名可以选择第一新秀,连续几年的落后,加上连续几年新秀选拔的补充,可以让一个最差的队,在短期内翻身称为最好的队,匹兹堡企鹅队就得到了这样的好运。先选择了年轻的守门员马克-安德烈·弗卢瑞(今年冬奥会加拿大冰球队的第三守门员),再接连得到俄国的奥运选手伊万杰理·马尔肯(Evgeni Malkin),和其他几名风头很劲的队员,最好运的得到了考斯比。因为,不仅会打球,考斯比很能吸引平常不看冰球的人来看他的比赛。而且企鹅队在众多明星努力下,第二次进入冰球斯坦利杯决赛时,就得到冰球世界最大奖-斯坦利杯。

去年老虎·伍茨从高尔夫的最高巅峰跌下来时,我还非常天真地认为,老虎从高尔夫世界的消失,那么他的高尔夫竞争者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他们从此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可以给他们机会争夺冠军,而不是次次被老虎压住了风头。其实不是。老虎之所以是老虎,是因为他能吸引传统的非高尔夫观众观看高尔夫球赛,比赛组织者和赞助商都可以从中得益。一个有他出场比赛的赛事,因为他的参赛,可以成倍地增加大奖的奖金。而没有他身影的高尔夫球场,所有的激动和兴奋,都似乎不再存在,商家和比赛组织者都大受损伤。由此可见,一个代表着一项运动的运动员,在接受观众的喜爱和孩子们的崇拜的同时,他的命运承转起伏,是如此地冲击他的体育世界,而体现出整个体育偶像系统的无比脆弱。老虎在他体育巅峰跌下之时,是不是有机会反思一下他得到的一切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得到的。他的下降,并不是他体能或竞争能力的衰退,而是一个系统对体育天才的利益互动下,个人的比重超越体育本身的不平衡的结果。老虎,多年来个人的成功掩盖住他个性上的缺陷,他对高尔夫的影响,于是由绝对的推助,到绝对的障碍,发生得非常之快,变化来得分外意外,却又非常的合理。

冰球,在另外意义上,从来都不是个人的运动,冰球场上的成功,是需要一个球队每一个人成功的组合。考斯比,可以由他英俊的外貌、谦逊的风度、轻松自如的和媒介接触姿态和亲切近人的对待球迷的态度,吸引老老少少来到球场为他欢呼,但是,最后的成功,还是要看一个冰球队是否能成功的融合。无论是他的冰球队-企鹅队,还是他骄傲地代表的加拿大国家冰球队。

因为他只是这个运动一员,而不是一切,希望没有人拿他做偶像。

Monday, January 4, 2010

电影里的婚姻和洋人的爱情

好莱坞关于恋爱的故事很多,各种形式都有,但电影屏幕上最普通的,其实是讲这种人生最普通的你我他的故事。很难拍好,因为大家都去找那些奇特的故事去拍去描写,例如魔怪的吸血鬼的明星的爱情故事等等之类,反而如《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这样的故事不多。不仅不多,拍得好的更少。因为很难赚钱,而利用明星工具来拍的所谓喜剧片就很多。基于这个原因,我对《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一直相当推荐。

因为生活中的普通平常很难在银幕上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展现,中产阶级的婚姻爱情和生活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存在,因而更难逃过观众尖刻而挑剔的眼睛。比如一个不出众不出色的查尔斯。他和你我实在一样,普通平庸平凡,打一份工,租一间房,周末为朋友的婚礼忙忙碌碌,追追女朋友,过着平静而不会有任何大变化的日子,在一个女朋友和下一个女朋友的过程中慢慢期望找到他的真正的终生伴侣。抬眼看看,就这么大的空间,怎么过都不会有生死存活的紧迫感,可以不结婚,好像又不太会,因为谁说的“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就是犯罪”,他还没有那个胆子,至少他在进入每一个关系的时候很小心地不给对方以借口。这样的人,说不上好人还是坏人,因为环境不可能给他机会在危机下挺身而出或畏畏缩缩。如果有,那,就不是喜剧的人生小故事,而是戏剧故事了。我喜欢其实不重要,只是我心底里对这种弱势男人多有同情之心,也知道他们有他们的魅力,如果运气好娶一个好太太,未始不能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一切都取决于很多因素,有他自己的,有别人的。可是,如果他的太太是很出色的女人,能让我心灵相通感应的,我又要为我的女主人公打抱不平了。(比如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所以我想了想,大概就是我对凯丽的看法只有那么高,觉得她和查尔斯,正好。所以,我不从其他的角度来看这部幽默的小故事,觉得它达到了期望的效果。

结了婚,“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小时候读了就满足了,可是慢慢地,不够了。可是关于婚姻,就是更多平淡而流于平庸的故事了。除非婚姻出意外,一般的婚姻很没有故事。生活中出了问题的婚姻似乎被写得都滥了,可是天下的人还是很没有新意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来上演这一场故事,因为,那是生命中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要说的,是老外们(北美老外)对于人生爱情和家庭的看法和我们中国人还真是不同。比如对待钱的问题上,他们会很奇怪地看中国人存钱的不安全感,说,你光存钱养老,怎么知道你会活到那么老去享受?还不如今天花掉了享受才好。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很乐观,比人生对未来,整体上比中国人要乐观。奇怪得很。对待爱情婚姻也如是,谁知道会不会有明天,那么对于爱情和婚姻,他们一方面很紧迫,没有爱情的婚姻很多时候不肯去坚持,另一方面更是不肯放弃这种愿望,和同居多年的伴侣走进教堂。在婚姻和爱情上,是我最不能理解洋人的地方。可是,没有爱情就不坚持婚姻的技术讨论,倒是天下都有一定规律。

中国人的婚姻,比洋人要更多家庭的色彩,从门当户对到结婚后大家庭的融合与分解,几乎很少能脱离两家人的背景嘈杂。从相识到恋爱到结婚到成家立业,很少有人能够脱离家庭的影响,哪怕你远渡重洋,千里万里之遥。可是,你很难看到洋人在婚姻或者家庭上有两家自家人的争斗,有的多是你的和我的区别。在海外的华人,和洋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尤其是他们的婚姻爱情和家庭的内幕,更是不摸门道。可是慢慢地,和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很多不同的个例,很有些感慨,当然,看的还是非常狭隘的单个的例子,代表的是仅仅个人的偏见和感受。

见到最多的是分手后夫妻到银行来的分离户头,和同事们的突然分崩离析的婚姻。当然前者多是我们不熟悉的人,那些很熟悉的财经上很平稳的夫妇,一般很少。那些突然来的客户,一般的抱怨多是不忠或者意见相左无法共存,但是的的确确听到过不少“我很吃惊听他/她说不爱我了”。很突然的婚姻就分解了,不太有太多的人会在这种情况下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为了孩子为了家人为了什么什么而维持。他们既不担心父母家人同事朋友会怎么看待婚姻的破灭,更不会介意因为没有了感情而分手的一切麻烦。对了,真有中国人为了怕麻烦就这么混下去,到了后来也就过了一生的日子,在洋人这里,一是一二是二,规矩就是规矩,绝对不可能有这种和稀泥的模糊。如果没有感情还住在一起的,那也是离了婚以后,如同朋友一样在一个屋顶下分摊职责的临时安排。

没有感情,或者没有爱情,就脱离婚姻是负责还是不负责,就是很值得讨论和分析的事实。

真正爱情能持久的时间不长,大多数的普通人都要面临着油盐酱醋柴米的琐碎,如果真的是完完全全没有了爱情就要分手,人类恐怕就没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早就是社会的崩溃了。但是,夫妻一体,在一起一点感情也没有,或者只有敌意和对抗,那么,为了自己,为了他人的精神的安宁,分手也许是给双方一种解脱。可是,世上的婚姻和感情从来都不会这么简单直接,经常在情感的分离上,一定会有背叛和被背叛的时刻,也有对和错的区分。

偏偏经常是不对的人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婚姻和关系。而且,在反思错误的时候,慢慢越来越给他们自己以决心和信服,他们所作所为,是正确以及对对方更好的选择。我能够在婚姻破灭的那一刻,看到的不负责任而对分解婚姻的参与者非常不齿,但是不能因此而痛恨他们的行为之后而结合之后得到的安宁。典型的例子,就是查尔斯、戴安娜和卡米拉的三人行的错综复杂。如果三个人都遵循社会规则,查尔斯和戴安娜不离婚,那于我又是对真正人际婚姻关系的嘲弄,因为两个人可以因为王权而放弃自己真正的情感。对于他们,为了感情离婚是负责的举动,虽然他们的之前之后又许多可圈可点的故事和错误。

但是,我们见到的最多的是以为感情分手(或不分手)的借口。为了美貌年轻的情人,而抛弃结发夫妻的借口。也是见过很多慢慢地分离的夫妇,和分崩离析后从新组合的家庭,一般说法是,离过婚的人更容易放弃对新一段婚姻的坚持。但是,付出过而得到的,相对来说,可能要在再次分离的时候更多一点犹豫,到底走到一起不容易,那么为了婚姻的最后而负责任,这样可能更容易令人回头原谅他们当初的分手。

可是,大多数人,其实是可以在现实存在的婚姻平稳地寻找相互的共同点而平和地生活,养家糊口和共度余生。天下有着戏剧人生的人物实在是很少很少的一小部分,大多数人都是平平淡淡地生活,那么,能够安宁地寻找对方的优点和尊重地共同生活,应该才是最负责的人生态度。如果,真正天下有这个真爱出现,理智是应该允许对方追求这一份很难得的人生的过程。只是,这么做法,对于洋人似乎比对中国人要更来得潇洒,因为他们对于婚姻是这样一种态度,放弃一个去追求另外一个,所损失和消耗的成本实在太低,几乎没有太多的社会的压力给他们如何阻止,孰好孰劣,就真是见仁见智了。

Sunday, January 3, 2010

其实人生很平凡

一月二日一夜的音乐带动来的美丽,是在无数繁琐的组织之后来到的。音乐会结束了,大家一窝蜂涌到吴小明家,美丽和魅力都在斗酒和发泄般的喧闹中消逝得无影无踪。姗姗和吴小明都累了,所以要疯闹才能发泄,大家都尽兴地闹着,因为再过一天,假期就结束了。

从圣诞节前一周开始,孩子们一放假,节日的气氛就很浓厚。我没有假了,于是在圣诞和新年两个断断续续的假期中,请客,被请客,在家吃在外面吃,打牌斗酒,吃的满嘴流油,肚肥腰圆,新年开始就要减肥和健身了。到山里滑雪一次,那是在圣诞日。阳关灿烂,白雪皑皑,人不多不少,天气不冷,可是不暖,暖了会化雪结冰,冷了在缆车上哆哆嗦嗦。正好,回家又是吃喝玩乐。最后一天,在狂欢中反思所有的快乐,其实,都是平平凡凡的一天一日过来的平常。

和吴小明认识很多年了。小猪的第一个小提琴老师不是他,但是是他推荐的一个中央音乐学院来留学的讲师,等她回国了,吴小明接过来继续教。在他们家进进出出见过不少音乐天才。我们是没有那样的决心和毅力,只想让孩子学学音乐,对音乐有着热爱和理解,比我们懂得更多也就可以了。可是吴小明,虽然外表上没有音乐家的外貌,抽烟喝酒样样来,可是对音乐的热爱,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如果没有练琴,最好不要来上课,他宁愿不要收钱,也不陪练!小猪给他吓得经常泪流满面结束课程回家。慢慢地,我们达成共识,离开了他这个严师。之后,他嘴上道歉道歉,我看他啊,很高兴就是教他的认真在音乐路途上有前途的孩子们。可我们一直是好朋友,夏天男人们约着打高尔夫,女人们做饭做菜陪孩子们等他们回家,和相交的其他朋友没有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在舞台上。

吴小明到了舞台上,就是游刃自如的音乐家。他为了舞台那一瞬间可以练琴到夜半三更,可以怒目相对他的学生和同事,改琴谱和安排一切,都是他生存的一部分。姗姗,也是这样。见到她的机会更少,但是见过她纤弱的脖颈上被小提琴磨出的疤痕,那一种内心的驱动,是音乐之外的人无法想象的强大。

可是,他们一切的安排,都需要吴太太。和吴小明一样是广州人,玉雯是那么一个贤妻良母。无论深更半夜的练琴的喧杂,还是家里永远敞开的大门,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客人,和川流不息的宴席,都没有给她抱怨的机会。接来送往是太太,管理钱财是太太,养大儿子是太太,衣服鞋子里里外外,没有一样事没有吴太太经手。可是,她对音乐的理解可能比我高不了太多,她有的都是责任和义务,和家里的一切,和音乐会后面的所有。嗯,还要有时听听吴小明艺术家的坏脾气的怒吼声。

嫁给艺术家,成名成家也许有,但是最多的,就是这样平凡的日子,在美丽的音乐厅里,有她去店里买来撒在台上的花瓣和蝴蝶,印出来发在每一个人手中的节目单,卖出的票和收到的钱,和几个月忙忙碌碌之后终于结束了,到家里的狂欢。然后,又是日复一日的平凡。

乡梦音乐会


新年开始得每一个新年一样,朋友聚会和吃喝玩乐。只是朋友举办新年“乡梦音乐会”是一早就预定的节目,一月二日晚上在市中心音乐厅七点半。

我们进入音乐厅时,灯光已暗了下来。舞台被玉雯装点得分外温馨,台前的空地上零星地点缀着片片落英和花瓣中的大大小小展翅欲飞的蝴蝶,吴小明、姚姗姗和一众音乐家已经在舞台上坐好,音乐会在舞台上洋人云集的演奏家的手下欢快地流出《翻身道情》乐符声中开始。

在海外,听到这样的音乐,是相当美好的补偿,可是睁开眼看到舞台上的洋面孔和闭上眼听到的纯正的中国民族音乐不是一般的反差。只有将眼睛盯着吴小明和姚姗姗和他们流畅的与音乐合为一体的动作,才能感到那种似幻似真的宁静和在音乐怀抱中的享受。

这是吴小明和姚姗姗第二次合作。第一次是在2006年在卡尔加里大学的Rosa音乐厅举行的,在吴小明家里听过很多次两个人精彩的合作短奏,但那大多数是西洋音乐,听姚姗姗在音乐大厅里,灯光灿烂的舞台上表演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看她纤细优雅的手指在小提琴上飞快地滑动,优雅的姿态和美丽的音乐在身边空气里飘扬,真是人间无可比拟的瞬间。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不能声称自己多么懂得音乐和音乐的感染力,但是昨夜的时光,在每一个音符中都是如同烙印在心灵上不可改变的时刻,灵魂如同可以跟随着漂浮在空中的音符而上升到凡人无以到达的高度。不需要扶持,不需要阶梯,人可以探索凡人不可以探寻的世界。那个世界没有金钱、世俗、没有人与人的纠葛和世间无可逃避的繁琐,有的,只是人的思想可能进入的狂欢,不需要迷幻药就可以得到的无比的放松。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在五十年前感动一对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五十年来天天时时传达着古老传说的魅力,以及年轻的心的感动,在昨夜,又一次打动无数人,在无数可能不懂得不了解音乐的人的内心的深处,触动到心底里柔软的琴弦,和着音乐发出欢乐的共鸣。



姚姗姗抱着鲜花,微笑着明白,她再一次将她心底里对音乐的爱,对人生的理解在美丽无匹的瞬间,表达在无可重复的空间里,面对舞台下兴奋的观众,大家都明白,那是不能用任何语言表达得了的享受。

2010, 开始得如此美丽。

Saturday, January 2, 2010

冬奥会冰球大国一览

今天是一月一日,新年,根据传统,NHL冰球协会的室外冰球赛在波士顿举行,波士顿Bruins队和费城飞人队(Flyers)是今年的对手,室外比赛以主队波士顿胜出结束。

但是今年最引人注目的冰球消息是前两天的各国宣布冬奥会冰球队队员名单。其他的冰球大国的队员名单没有太多争论,但是冰球大国,本届冬奥会的主办国,加拿大,就花了很长很长时间决定最后的参赛人员名单。毫无意外地,也遭遇很多各方各面的争议批评和赞赏。

女子冰球队半年前都已经辞工开始集训,而男子冰球队的队员们,一直到冬奥会开始前两天,还要继续北美冰球协会的季赛。所以宣布的名单,还会有变化。可是大局已定。

并不是加拿大就能稳拿金牌,如同女子冰球队一样。男子冰球金牌的竞争者,有传统的冰球国家:俄国、瑞典、芬兰、捷克和美国。其中,俄国和瑞典最具竞争性,瑞典是上届都灵冬奥会的冠军,而俄国是传统的出现最能进球的超级球员的国家。

以俄国为例。俄国的冰球明星以进球威胁高的前锋为主,几个队员都是可以在场上创造各种进球机会的出色球员。由以上几个在NHL各队效力的明星为主的俄国队,将是和加拿大男子冰球队争夺金牌的最大敌手。如果他们能在很短时间内找到进球机会,会将对手的防守阵线拉开,把对手淘汰出局。但是他们过去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经常会是进球很快,但是进不了球,马上会被对手的严密防守拖住而不能把握胜局。这些球员,将是俄国队夺取金牌的主力队员。

Alexander ovechkin(亚历山大·欧瓦奇肯),华盛顿首都队的副队长,当之无愧的最红的俄国冰球明星。
Evgeni Malkin(伊万杰里·马尔肯),匹兹堡企鹅队的前锋,也是当前进球最多的球星之一。
Pavel Datsyuk(帕瓦尔·达特苏),底特律红翼队前锋,又一个进球明星。
Ilya Kovalchuk(伊利亚·克乌查可),亚特兰大打谷鲨队队长,另一个俄国前锋。冰球场上危险的队员。
Alexander Semin (亚历山大·塞明),华盛顿首都队前锋。
Nikolai Khabbibulin (尼可莱·卡比布林),爱德蒙顿石油人队的守门员。
Evgeni Nabokov(伊万杰里·纳博科夫),圣荷西鲨鱼队的守门员。

瑞典是上次都灵冬奥会的金牌得主,队员遍布北美冰球联盟各队,非常全面,前锋后卫守门员都有很出色的人才。欧洲球员比北美球员更重视国际比赛的经验以及获奖的荣誉,他们是这一届冬奥会金牌的热门。下面几个是其他在北美冰球联盟打球的瑞典球员,将代表瑞典参赛。

尼克拉斯·林斯特荣Nicklas Lidstrom, 底特律红翼队后卫,队长Defense, Detroit
亨利· 泽特伯格 ,底特律红翼队左前锋中锋Henrik Zetterberg, Left Wing/Center, Detroit
亨利· 兰奎斯特,守门员,纽约步骑兵队Henrik Lundqvist, Goalie, New York Rangers
尼克拉斯·拜克斯特 ,中锋,华盛顿首都队Nicklas Backstrom, Center, Washington
丹尼尔和亨利· 塞丁双胞胎,一个是左前锋,一个是中锋,温哥华加人队Daniel Sedin, Left Wing
Vancouver、Henrik Sedin, Center, Vancouver
丹尼尔·艾尔弗森 右前锋,渥太华议员队,队长Daniel Alfredsson, Right Wing, Ottawa

其他如芬兰,以坚固的防守和保守及出色的配合为主的战术力争进入前三名;其他如捷克等东欧国家,已经不能如前和以上几个队共享最高峰的争斗,但是给予机会,也有可能有很好的表现。美国队,这几年有一批新人,但是对比加拿大和瑞典俄国的丰富选择,就略显薄弱。如果一切不出意外,最后决战几乎可以肯定是在加拿大俄国或瑞典之中产生。

但是,加拿大众多的冰球明星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谁去谁不去?各种问题只能在冬奥会得到回答。教练是早已确定了的底特律红翼队的教练Mike Babcock 麦克·巴布考克,他对队员的成员一直和加拿大冰球的执行总裁Steve Yzerman斯蒂夫·艾泽曼讨论,在十二月三十日,决定了二十三名队员的名单。

守门员的选择比较明显。第一肯定是新泽西魔鬼队的马丁·伯德尔Martin Broduer,第二是温哥华加人队的罗伯托·卢旺构Roberto Luongo和马克-安德烈·弗洛瑞Marc-Andre Fleury,他是匹兹堡企鹅队的守门员。三个人无一例外是魁北克出生的球员。

后卫就开始有很多争议,因为除了几个非常明显的选择,加拿大有很多出色的年轻的后卫,再选出七个或者十四个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安纳罕鸭子队的队长Scott Niedermayer,费城飞人队的Chris Pronger是参加过以前加拿大冰球冬奥会的队员,而其他五个都是很年轻的队员,圣荷西鲨鱼队的Dan Boyle,洛杉矶国王队的Drew Doughty, 芝加哥黑鹰队出了两个后卫Duncan Keith和Brent Seabrook, 最后是纳西维尔狩猎者队的Shea Weber。

争论最多最大的从来都是前锋。冰球联盟里超级前锋很多很多,而很多很多是加拿大的年轻球员。最后入选的十三名球员,绝对不是每个人都能赞同的选择,可是选择太多是很痛苦的,尤其假如在冬奥会上表现不佳,一定会有很多人大有诽词。可是,还可能有变化,因为从现在到二月份,还有很多球赛要打,球员受伤时不可避免的,那么名单到最后一分钟还有可能变化。

最没有争议的前锋只有一个,那是匹兹堡企鹅队队长年轻的冰球明星Sidney Crosby西德尼·考斯比,二十二岁。卡尔加里火焰队的队长杰洛姆·伊金纳Jarome Iginla,三十二岁,他是前锋里唯一有两次以上冬奥会经历的球员。圣荷西鲨鱼队有三名同一条战线的前锋,Dany Heatley、 Patrick Marleau和JoeThornton,其他都是各队的明星,波士顿的Patrice Bergeron、 安纳罕鸭子队的Ryan Getzlaf和Corey Perry,达拉斯明星队的Brenden Morrow,哥伦布斯蓝外套队队长Rck Nash, 费城飞人队队长Michael Richards, 卡罗莱纳骤风队的Eric Staal和芝加哥黑鹰队队长JonathanToews

舞台已经准备好,这些球员大概只能在参赛前不多几天可以培训,他们大多参加过夏天加拿大冰球协会的夏季培训,加上平常比赛,互相都有一定的了解。至于在国际比赛的冰场上表现如何,就只能等到二月份才能最后定论了。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