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 2010

神吹哈利·波特(六)

一眨眼,哈利·波特就要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也不是消失了,而是在孩子们的眼界里,不再会有更多的等待了。当年开始跟上大部队,从第四第五即时追踪哈利·波特小说的日子,每一年都有一点盼望,翘首等待下一部故事和人物的变化、发展,直到第七部面世。然后,飞快地看完了,然后,就是有那么一点从过山车上下降后,没有踏稳到底的悬乎乎的感觉。还好,那时还有三部电影可以等待,不对,四部,因为小说第七本,被改编成上下两部。周五出来的,是第七本小说上半部分改编的第七部电影。

夏天把小猪套上了小说,他也激动万分地把七本书从头到尾看了入迷了,第七部电影一出来,坚决地要赶第一个周末急忙忙地买票,某人继续要求跟踪观摩,老大已经是跟同学看过了(我没有敢问他是不是赶着夜半看的第一场……),我和小猪很叹气,但是,也不能不让某人看,更不能不让他开口疑惑地说,一点动作激动都没有。果然,他从电影院里出来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我们都很接受现实,轮流给他讲我们为什么还是喜欢,虽然电影里的确是没有太多的行动刺激场面。

可是,是很好看的。相信一切都是为下一部,大结局积攒着所有的激动和激战场景,这里有的都是铺垫,而且把很多很多的故事铺垫都塞了进来。三个孩子都长大了,不幸的是,电影里的哈利除了没有一对绿色的眼睛外,而且很不高,还好小说里没有限定他的高度,所以虽然有点点别扭,也还可以接受。荣恩的高大的外表和不甚成熟的内心,使得他和赫敏在电影里的感情来往,显得比小说里更来得自然。哈利,可怜的哈利,在一路上当作一千瓦的白炽灯,还要再荣恩爆发离去后,笨拙地哄着朋友的女朋友,两人相拥而舞的时候,我看见赫敏很自然地犹豫了一下,才把头靠在哈利的肩上。哈利,比她还要矮。赫敏,真的是三个人中间最最坚定而最忍耐肯牺牲的一个,既没有纯正的魔法世家的血统,也不是被选中的唯一英雄。她是整部书里最具有普通人色彩的联系,用她对两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将魔幻世界和现实生活紧紧地连在一起。

电影会让一个不肯去读小说的人,非常的迷惑。老实说,我实在不能理解那些不看小说而去光看电影的人,没有和小说的对应,很多故事里的重叠很难解释,电影很可能会不好看。我和儿子们看了书,才觉得每一句台词和每一个情节的变化,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合情合理,那么的亲切……

**翻译的困惑**

这一次,看完电影,我下定决心,要让某人也看看书,否则,第八部电影出来,他一定要看,也一定会说,什么跟什么呀。只有让他看了书,才会把他完全改造了。我觉得看英文慢,看中文该快吧?图书馆里有中文借,借了回来。不愿意看书,听书没事吧?把CD也借了回来。不过,某人还没有用眼角看过书和CD一眼,我已经把中文看完,CD听到第二张了,一共有十七张,想想也真是一件很大的事,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看他还没有开始呢,小猪认真地对爸爸建议,还是从第一看起听起吧?那我又到图书馆去预定。图书馆的关于哈利·波特的有关目录是189件,小说分析和小说指南,故事分析,作者介绍,华纳公司的电影录影碟,念书的CD 碟和电影中的音乐碟,还有法文德文韩文中文越南文西班牙语印度语的翻译本,光哈利·波特小说七七八八就可以占一个专栏,可见还真是如一本书名所说,《哈利·波特,全球事业》!电影电视和游戏行业是新兴行业,哈利·波特对他们是锦上添花,可是对印刷业,就是雪中送炭的及时了。林林种种的书籍磁带,我自挑我需要的订,拿到手又是稀里哗啦飞快看完,边看边开始困惑翻译和原文的区别。

翻译最容易失色的,是原文里的人物之间对话的生动,尤其是英语与中文对幽默的用词造句的不同,很难表达出原著中的讽刺或者调侃。乔治在被咒语划掉耳朵后,对着大家的紧张,自我调侃是, “我觉得很圣洁(saintly)。” 为什么?因为他用holy神圣和holely(有洞的)的谐音,来嘲笑自己的耳朵那里只是一个洞了。我能感到翻译者的尴尬,实在是很难表达出同样的意思。我很能理解,但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不能注解一下,记得小时候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书籍,真的觉得是百炼成钢的精粹,这部书的翻译离那个语言的修炼,似乎还有距离,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偏见,还是我老了,有着不可扭转的九斤老太的心态?

至于书中很多专有名词的翻译,尤其是以拉丁文为基础的咒语的翻译,是我最不能批评的,我实在是只能看看而已,不知道什么才是更好的翻译。可是其他人名和名词转换,我颇有微词。比如泥巴种。把mudblood 翻作泥巴种,好像有点不是那么贴切。mud是泥的意思,可是blood是血缘,mudblood是相信纯种血统最高贵的黑魔师们对麻瓜(非魔师家族)出生巫师的蔑称,好像用污血种比泥巴种更贴近一些……

还有就是阿不思,Albus,是全书翻译名字中最令我奇怪的一个。埃尔伯斯是最好的翻译,当然邓布利多就是念出来奇怪不已的翻译,邓布尔多或者更音译的话,干脆用当波尔多还要相近一些。总之,作为横穿整部书七部的最重要主人公之一,无论生死都是本书的中心重点讲述的主人,阿不思·邓布利多,还是埃尔伯斯·当布尔多,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另外,尼克·勒梅和尼可拉斯·弗拉梅尔好像是两个人,至少从第一部开始,我就没有明白为什么这么翻,也不知有什么讲究……同样,邓布利多的弟弟,艾尔波佛斯就着哥哥的汉语名字被翻作阿不福思。其他的翻译名词,怪异非常,可以理解成为罗琳书籍里的英文古老名字甚至拉丁文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故事很多,不是在《新英汉词典》附录里的通用名字,于是译者天马行空,看者头晕眼花。

这一部分,我好像还有话说,先放在这里,回头慢慢讲吧。其实把第七本书看了又看,最最想神吹的,是教育的问题和榜样的作用以及孩子们成年的痛苦……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