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海外生活,自然就慢慢开始适应不同的生活,尤其是财经银行都是和国内大大不同,一般来说,最初的时候都是有点不适应,比如我们那时,对使用信用卡和银行支票等等,都是一头雾水的糊涂,等到了贷款买房的时候,更是小心翼翼地试探,慢慢才开始明白了解不同的银行处理系统。其实,最大的不同,就是贷款,以及可以用贷款来创造财富,不过,这么做很有风险,不是那么多人敢于尝试吧。
中国人的做法很传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做地主。通不通英文关系都不大,只要明白买房子出租收租金,慢慢地一年一年熬过来,用租金把房子付清,房子,就是自己的道理就够了。更好的是,等房子贷款付下去之后,还可以继续用房子做抵押,再借款买房投资,继续出租收租金,一个接一个地滚雪球。很多华人都是这么慢慢地积聚财富,退休而享受生活的。这么借钱贷款,固然有风险,但是,只要管理合理,资产大于借贷,到了坚持不了,或者后代不愿意打理的时候,卖了房子,就是银子到手了。
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因为做房东不是那么容易,如果容易,大家都发财了。所谓看事容易做事难,就是这样。
我有许多客户朋友,都是在房地产上很有心得,经常和我讨论他们的各种经验和教训。有一个一直是我很倾服的一位太太,她没有正式工作过,老公工作,她在家带孩子,同时就开始了在房地产上的投资。先开始不大,买卖过一些排屋公寓,都不太有大的出入。在本地房价大涨之前,她已经开始买卖了一些小房子。但是,各种原因影响,他们买了一个相当大的房子,花了将近六十万,到银行贷款四十几万。一年后,因为油价上升,房产两年之内翻了一倍,她的房子就是一百二十万。不客气,她到银行继续借,总共贷款九十万,除去已欠的四十万,到手四十多万,用三十万做首期,买了一个一百一十万的小公寓楼,另外十几万再做首期,又买了一个三十五万房子出租。过了一年,公寓楼涨价,再重新借钱,这次到手的钱,拿到中国去买了地产。前几天碰上她,把公寓楼二百二十万卖了,出租房不到七十万出手,就等着儿子上大学,她就和老公退休回国享受去也!而且这一切,都是在每一年的房租来供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她是非常的幸运,但是,胆大敢于冒险也是她成功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成功,没有贷款的杠杆作用,是不可能短期内实现的,完全靠积攒的钱来买房子,大概要很多年才能这么洗手归山了。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益贷款了。对了,借钱也有高明和不高明的地方,假如借钱是为了消费,每一年入不敷出,靠借钱来维持生活,总有一天是要被人逼上来还钱的。
个人财政如是,国家财政也如是。
最近,美国的财政嚷嚷得厉害,一个是国会里共和党和民主党为了升赤字封顶上限和财政赤字以及预算案打得不亦乐乎,就差头破血流了,而一转身,给政府债券评级的机构,就提出警告,假如国会及政府不能够及时控制政府开销,那么就会取消美国国债的三A的评级。一旦被评估机构降级,那么下一步就是国债必须以更高的利率,才能吸引收购者。在美国债务如此高昂的时候,增加一个点(即百分之一的百分一点),就会增加几千万的利息开支。
怎么到今天这一步,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尤其是网上和报刊杂志上的专家所言,经常会是很多看上去很重要的专业词汇,让人看了望而却步,知道这个美国财经有大问题,啥问题,那就是事不关己了。其实肯定不是事不关己,无论喜不喜欢美国以及的财政经济策略,很不幸,美国人的借钱政策,已经是影响当前以及以后的全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心不开心,都要试着明白一点点他们都在干啥吧?
和家庭财政相同,家庭收入是靠工作薪金或者投资商业收入,国家的收入,是靠税收,家庭开支和国家一样,都是尽力在开支和收入之间保持平衡。但是,国家财政和个人财政的相同性,也就到此为止了。个人的生命有限,到了一定年龄,就要收手退休,就要结束生命,没有了收入,也就不再借贷。国家不同,国家是一个基本上的不停运转的机器,而且,一般几乎所有国家,都会有一定的债务,但是,因为国家有征税权,所以,有信用在信贷市场借贷,用未来的税收来维持今日的开支。借贷给国家,几乎没有太大的风险,不像个人债务,个人债务是一个有风险的运作,一旦个人收入暂停,或者商业事业受阻,资金不能流转,很可能影响个人贷款的能力。国家呢,还可以再印钞票,还可以再举债。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直到不能再借债为止。而这种时候,在历史上时有发生。可是个人可以破产,国家可以破产吗?以美国为例,美国会破产,会无力偿还每一年的债务吗?
美国从建国开始,就开始借国债,1791年就有七千五百万的国债。不过,美国每年的正常收支却是多数年份黑字多过赤字,就是有财政盈余,而且有了盈余,就尽力去付清国债,到了1812年,就几乎付清99%的国债。之后的南北战争中又开始借债,1864年达到二十七亿之巨额,战争结束后的五十多年,靠了多年的财政盈余,又将国债付清约百分之五十五。一次世界大战又是美国开始大肆举债的开始,一战结束时美国国债是二百二十五亿,之后十一年的财政盈余,再次将债务付清百分之三十六。可是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后的社会刺激财经政策,以及随后的二次大战,使国债从一九三零年的一百六十亿涨到一九五零年的两千六百亿美元。之后的国债,1950年到1980年,国债从2600亿到9090亿,就是和通货膨胀率同步的变化,但是,国债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付清或付低,因为几乎美国的财政操作都是赤字预算,而赤字就是从1992年的三万亿,到布什执政期满时的十万亿,天文数字并没有到此结束,一直跳跃到今天的十四万亿的令人瞠目结舌的数码。
这个数字之所以可怕,是因为相对性。
二战时美国债务是当年GDP(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百,但是那是战时的经济,可为异态,不做常数比较。七十年代预算,国债是GDP的28%,之后八十年代是40%以上,九十年代初是50%,九十年代末又降低到39%。可是本世纪开始来,就是一路飙升,从这个数字直线到今年的99%!当然了,日本的国债2008年始,就是GDP的200%,可见美国还有路可走才到这一步。可是美国的问题在于美国影响着世界经济的盛衰哀荣,有着对美国国内和国外经济政治深远巨大的影响。
怎么改变更是比较不容易。个人财政中,贷款是有一定上限的,计算支付贷款能力时,会计算付利息和付本金对比收入的比例,超过这个比例就不可以借款了,国家有这个比例吗?有的话,谁来控制?现在美国国会打得热闹非凡,多数都是为了自己的党派的利益,而不是真正有心去和另外党派一起工作解决国债上限问题。对了,国会为了升不升上限闹到准备关闭部分国家机关,升上限其实是个形式,升不升都在借,不升上限名义上是控制借款,但是并没有人解决实际问题。美国现在最大的矛盾就是经济不景气,需要赤字刺激,但是国债如此,又不太容易继续赤字下去。可是不刺激,很可能经济复苏又不能实现,会进一步影响美国的借债。而且,前几天的债券评估机构出来警告美国政府,再不控制国债,进行有效管理,就会对美国国债降级。降级的紧接着的后果就是借债的费用增高,利息升高,目前美国付利息的额度已经是非常高额开销,一旦利率升高,所有债务的利息开销会疯狂增长,美国没有能力控制利率的发展,事情就会很严重。
怎么严重法无人能预见。个人到了债务到了无法控制的时候,就宣告破产,把家产拍卖偿还债务,然后还是要把一些债务在限定时间来还清,之后七年内不允许借贷,不能那么自由地消费。国家呢,拉丁美洲,俄国都有过被国际货币基金会控制负债的记录,而近在眼前的事例,就是希腊爱尔兰。希腊每天公务员上街抗议的镜头至今也并没有解决国债的大问题,但是,希腊的问题就是它提前消费,给人民公务员高薪和高福利,到了被控制付债的时候,第一发生的就是削减福利,降低工薪,增加税收,没有一样是国人愿意看见的。美国人更不可能接受,但是,自己不开始行动,那一天恐怕也是可能看见的。
也有人提出允许政府破产,尤其是地方政府。但是,破产之后的政府如何运作,公众福利机构怎么运转,医院救火站警察可能会减少到骨头,但其他非基本生活需要的服务,例如图书馆,很可能就是被关闭了事。这个,不用破产,美国好几个城市已经开始了,例如底特律,有人就悲观地呼喊“美国是不是在变成第三世界”,也许不会,但是作为世界头号超级强国,就只能是外强中干,要想做世界警察,没有强大的财经市场借贷,恐怕就是不可能的。昨天某人正在看到六出祁山,诸葛亮和司马懿抢粮食的一段,忍不住想,这个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不可能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美国,会把自己借债借到破产,以致不能维持保护自己利益的地步,帝国的下坡路,好像真正在脚下慢慢开始了吧。
个人能不能避免被金融海啸卷走,大概看个人的经济的强壮和准备。不过,这个海啸有可能很快来,也可能还有一百年。美金不再强势,已经是在预示一百年真的太长久了。
****************
附:对赤字刺激经济的理解。国家和家庭一样,每一年需要平衡收支。如果是收入高于支出,即是黑字,用黑笔画出来,如果支出高于开支,就是亏损,用红笔醒目地写下,是为赤字。美国在三十年代前,借债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有了盈余,就一定会积极付债。三十年代大萧条,国家实施凯恩斯经济理论,刺激经济发展。
就是在萧条的时候,国家以未来税收为保障,一方面国家直接借贷来修整公路修建水库等大型项目,大兴土木,雇佣工人,另一方面减息让公司借贷。有了工作,工人有工资,就开始消费,消费了,厂家就开始生产,生产了就要雇佣更多的工人,就要给厂房投资。一步一步地国家实行经济火车头的功能,将国民经济带出萧条。国民有了收入,就会交税,那国家只是短期借贷,然后皆大欢喜。
但事实上并非学术上的简单。美国经济在战后几次萧条复苏,都是靠政府的刺激,刺激经济复苏后,经济过热就用金融手段,比如加息来控制经济过热,一控制很可能就是进一步引发萧条,萧条了,再借贷和减息来刺激,周而复始,直到八十年代初。这一次就是经济滞涨,通货膨胀,但经济停滞不前。这时凯恩斯开始不再是各国效宗的经济大宗师,以后的经济政策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还是运用金融和财政手段解决经济的周期性的衰退。目前,是美国这个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借贷太高,控制不了利息,也会慢慢对借贷失去控制。
赤字经济方面的财政金融手段运用,就是国家与个人贷款的根本不同。国家是永远存在(理论上),永远可以收税,所以可以提前消费。个人可以提前消费,但是限制比较多。共同点就是,借贷是一个手段,不是终极目标。美国现在欠债,是有内债和外债。外债是欠世界的,中国首当其冲,第一大债主。内债就在于,美国现在的社会福利支出,也是赤字经营,也就是说,用现在收正在工作人的福利基金,支付正在享受福利收入人的养老金,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兑现,也是靠赤字借贷支付的。前几年福特通用汽车公司倒闭,最大原因之一,就是unfunded pension没有兑现的公司养老金。他们每一年的付出福利,都是在财会上的预付款项,是经常项目的欠款。公司一旦运转不过来,借贷成问题,就无法兑现养老金,只能倒闭破产,抵销一切以前公司的大笔养老金承诺。那些在这些公司工作多年,一直支付养老金的工人,都不再有养老金收入。这些人,毫无疑问,就被推到国家政府的福利开支上面。那等国家也不能支付福利的时候,谁又能来承担这些人养老呢?
如果希腊和爱尔兰在某种意义上是借鉴的话,美国的未来或许可以预见。欧盟的救市计划很严格的就是推后退休年限,目前是65的,退后到75(比方啊,我不知道具体数字),不是缺乏工人,而是推后支付养老金额;增加税收,增加个人的公司的一切税收;削减政府各项福利优惠开支;裁减政府工作人员;逼迫政府尽快恢复预算平衡,等等等等。在希腊的挑战是,希腊和意大利很像(古老文明古国的类似),人民交税意识不强,很多人地下交易,避开税收,国家财政一直不强硬,但是还要支持着高福利机制。高官们和部分人得到很多好处,但普通公务员却要承担大部分的救市的负担,于是民众激愤。而爱尔兰不同,他们不满就只有一样,不再对自己的经济有着自主权。爱尔兰十几年来是北方一只经济猛虎,靠的是减低税收,吸引各国的投资,现在就卡在高税收无法吸引他国投资,但是维持低税收没有欧盟救市。(题外话,英国当年撒切尔夫人拒绝加入欧盟,就是给了英国以独立主权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的能力)。到时候谁来救美国?或者我应该问,谁有能力救美国,并能对美国说,你不能随便想当世界警察就当世界警察了?无法想象。所以最大可能是美国像英国那样,勒紧裤腰带,大量削减政府开支,教育医疗政府甚至军事全面削减。不过,事情并非那么可怕,美国是一个建立在民富国简概念上的国家,会自己开始实施推后养老年龄,削减开支,增加税收等措施。上一次竞选,“茶叶党”人就开始嚷嚷着要勒紧裤腰带了,现在在国会里是权力分配之争,到最后,谁也不傻,不会不明白应该避免的难关。只是民主党不肯削减开支,失去选民,而共和党也是嚷得凶,但都是为了拉选票的空谈。2012竞选之后,减税增加政府开支是不可能避免的事实了,到那时,就可以看看美金究竟是什么颜色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