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Russell Crowe罗素·克劳,几乎没有几部他的电影我没有看的,到图书馆看到《绝对阴谋》State of Play,就挑了回家。
Crowe这几年都没有什么突破,电影角色都流于平平。于是这部电影反而成了近年比较能够提起的电影了,至少在故事发展上比较吸引人的影片。
这里面的几个主角我都交叉看过很多作品。本·阿弗莱克,瑞秋·麦克亚当斯,和海伦·米伦都应该是时下当红演员。
本不是我欣赏的演员,但是,在《绝对阴谋》里表现比较中规中矩,让我感觉也许一个矛盾的无法逃脱世俗诱惑的中年男人,自我感觉极好,才干思维都是中上的人,就是可以给他的一个很好的标签。不过,他永远似乎都不能有一种超越的演员的味道,尤其在比他更有力度的演员面前,就是自然而然地低了一个层次。
瑞秋·麦克亚当斯,是《时空穿越者的妻子》的女主角,在新版《福尔摩斯》都是熠熠闪光的明星,还出现在一部我近来看过也很喜欢的《晨间新闻》(《Morning Glory》),那是和我最欣赏的好莱坞演员哈里森·福特合作的电影。在这里面对罗素·克劳,和海伦·米伦都毫不逊色。
海伦·米伦是英国老牌演技派演员,几乎可以和朱迪·邓奇(Judy Dench)相媲美的女演员,她们两人反其道而行,在追求美貌青春的好莱坞大行其事,年年都在艺术追求和刺激动作大片中游刃自如,光彩夺目。
《绝对阴谋》是一个阴谋片,但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故事,虽然是英国人的创作,但是,也很遵从好莱坞的传统,用法律、报界和政界的纠葛表现出社会的复杂,和权力的腐蚀力量。情节紧凑丰满,看过很有兴味。对罗素来说,取代中途退出的布莱特·彼特,是轻而易举的选择,故事人物和结构,都是这几年他比较好的影片之一。可以一看。
****************
《捉刀手》Ghost Writer在阴谋论上,比《绝对阴谋》要高一筹。不过,都是建立在东尼·布莱尔的痛苦之上的高明。反正政治家抛头露面,被人剥夺隐私权很正常,被人非常规地做小说YY的目标,就更正常了。
当时布莱尔在英国力挺布什,打了阿富汗打伊拉克,布什指哪儿就是哪儿的时候,就引起很多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谣言。等他下了台,英国报界一个评论家,干脆辞职就写了一部小说,细心分析布莱尔为什么这么铁杆支持布什。反正,小说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故事的最后就是布莱尔,啊不,郎首相在读书的时候,受太太影响而进入政界,而太太在美国做富布莱特基金学者的时候,被她的导师倒卷入门成了CIA成员,于是,推论就是,首相是拿CIA津贴的特工!
富布莱特基金会的影响力如何我了解不多,但是,有幸在中国的时候还参加过富布莱特基金会培训项目,也认识不少在人大培训的青年教师。最后的结果,大家都跑到美国去了!留下的一帮人多数下海从商,执教的不多。但是,和CIA的关联,这是第一次听说。电影里也没有直指谁的鼻梁,而是很艺术地用故事中人google的结果来影射,想来是不想惹官司吧。
不过,继续把搞臭布莱尔夫妇的工程进行到底。照影片这么说,布莱尔被国际社会谴责通牒,被英国政界批驳,被家人下属背叛,最后还……反正是丧家之犬一般的狼狈。皮尔斯·布鲁斯南和布莱尔相比,绝对不少一丝风采,而他太太的演员,肯定比现实中的太太更为坚强有力。伊万·迈克格雷格这几年玩遍世界,拍电影好像放在比较靠后的地位,他是实力型演员,随时随地都可以拿起手艺演绎,最不顶事的,是影片里的女秘书。一般英国人演美国人,得心应手,口音说变就变,而美国人演英国人,我就看过两个女演员比较有力度,哦,不算梅丽尔·斯特里普,她演什么就是什么,口音算打包外卖的附带品。这个是《Sex and City》女主之一,藏藏掖掖地露出美国味道出来。
除她之外,一般演员都很不错,故事流畅,可以一看,算不得如何出色,绝对可以娱乐。
*****************************
《迈克·克雷顿》Michael Clayton得了奥斯卡提名。原因就是讲了一个好故事。
好莱坞很喜欢阴谋电影,也喜欢律师题材。电影先不说,电视上关于犯罪破案律师司法起诉一套的作品,几乎充斥所有频道,让人觉得美国这个司法真的很成问题。从真实到虚构的都有,有时候真实的案例在电视上放出来,比虚构的还要令人离奇,所以,虚构的故事里的夸张,都很少让人吃惊了。
但是,还是有好坏之分。
就拿这三部不那么相关的阴谋电影来说吧,《绝对阴谋》里的故事,不是不可能,但是,很老套,而且把重点放在故事情节上,真正描写人性的深处的细节不是太多太深。《捉刀手》嘛,完全是虚拟的,虚拟的最基点上建立的故事,就是一个沙上的房子,如流沙一般的虚无,没有在任何人物上做到极其深入的分析,只是好看而已。所以,我说我对波兰斯基有那么点偏见,觉得他缺乏在道德底线上的说服人的层次。
《迈克·克雷顿》的精彩,在于人物的刻画。最出色的,是提尔达·史云顿扮演的公司首席律师凯伦·克劳德。
这位英国女演员,是牛津高材生,英国共产党党员(不知道网上介绍这一点是什么意思,我也够无聊的,还跟着八)。要我说,这位女演员,大概是目前影坛上最丑的女演员。我见到她第一次出现在屏幕上时,是她和皮特Pitt合演的《本杰明·伯顿》里面的场景,非常独特的一张面孔,很有特色的属于她自己,真的不会有另一个人与她相似。但是,真的是极有才华的好演员,一旦进入电影,你就忘掉了她容貌,忘记她是谁,她就是那个角色,沉入其中,让你无法分辨。这,就是真正的演员,而不是明星。看完电影,我才知道,她凭借这个角色得到奥斯卡。还是那句话,奥斯卡,也不是浪得虚名,尤其在配角的选择上,从来没有出过大错。
说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突然就想起汤姆·克鲁斯唯一的一次提名来了。那年他演的《Magnolia》得到提名,但是得奖的,还是英国演员Michael Caine。他上台后,拿着金像对着台下的阿汤说,你不知道我的trailer有多小,你不需要这个金人。台上台下一片笑声,言下不无真实,那就是大明星,永远都是赚大钱,演员,就是一个职业,得到奖,是荣誉,但并不能改变薪酬。所以,我心里,多数喜欢演员,超过明星,可能在某些时候,会对明星的评价更为苛责一点。
提尔达的角色的变化,是故事最为精彩的部分。非常符合常情的发展,从最初控制局势,到做出决定,掌控他人生死。让人觉得,她并不是一定就是冷血或者毫无心肠,但是,事态的发展,把她的底线和道德的底线都卷到和她要掌握的大局和她全身心投入一切之中,她没有退路,一旦走上去,一步一步的毁灭,就是最后很逻辑的结果。
克鲁尼表现得中规中矩。公平地说,应该是他最出色的角色之一。但是,我对他很有些不满意。
我跟踪他是最初从《ER》第一季的出现时候开始的。很喜欢他的潇洒自如的表演,和他的政治观点,以及他在好莱坞的多年演变。不过,他的表演,似乎就是他自己,无论是《Three kings》里的大兵,还是《Leatherhead》里的足球运动员,是《Up In The Air》里的businessman,,是《Ocean 11》里的小骗子,还是《Syriana》里的CIA特工,是《An American》里的杀手,还是到了这里,克鲁尼就是克鲁尼,还是克鲁尼。他永远不变。他的本色,永远透过他潇洒的外表,浸透他的每一个毛孔,充斥到电影屏幕上的每一个角落。
可是,很幸运的是,这个故事写的很好。迈克是一个律师,但是,他不是一个突出的律师,所以他不上庭,也不会去上庭。律师行用他的大才,用他弟弟的话说,就是“律师当你是警察,警察当你是律师”,他两边圆滑地抹平系统里的起伏,顺便赚取一份生活,付清赌博和帮助兄弟的欠债。他的人物,几乎都不可避免地有一种玩世不恭的随便,和压抑在心底里的真诚。这种真诚,就让他对抗他的本性,一步一步地挣扎着发展。
我最欣赏的,是故事的真实感。每一个角色,在生活中都可能存在,没有一个人是绝对正确,都有可能有家庭的拖累,性格的缺陷,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就看在什么地方崩溃。提尔达的角色,在付出一切后,有一个镜头,她身上冷汗淋漓,不得不对着镜子安定一下,再去对付她认为要控制的局势。她不是一个恶魔,没有一丝自责和内心的不安,提尔达把这一点把握得极其恰当,分毫不差,所以,她得到奥斯卡的提名,她得到奥斯卡。克鲁尼,还是一个明星,干脆懒洋洋地在电影里表演他绝对吸引人的自我,是一个出色的好莱坞明星。明星而已,不是演员。和克劳与贝尔比,都缺乏演技上的压倒一切的重量和认真。
是一个挺不错的电影,我很欣赏也很喜欢。就是看看提尔达·史云顿的表演,也很值得。
************************
想了想,干脆再奉献一段关于大学看电影的八卦吧……
我们那个年代,看电影是一件盛事!冬天冻到发抖,夏天蚊虫盛宴,上厕所是对大家膀胱能力的绝对考验。什么玉米花,什么可口可乐,都是不在考虑范围之下。看完电影回宿舍,守门的让你开灯洗漱,那是对您格外恩典,摸黑上床也不是没有过的事。电影票倒是很便宜,人民币五分。板凳自备。那个时代大家都很很很苗条,坐那么小的硬板凳,也可以忍受。
最欢乐的时候,是电影银幕上出现的笑话,或者大家都认为好笑的话,那就掌声一片。比如《爱德华大夫》里面,当英格丽·葆曼的女主人公因为爱上了她的同事,格历高里·派克,被她的导师训导:“你们女人,在恋爱的时候就是智商下降!”哎哟那个掌声雷动啊!其实,这帮傻乎乎的男生也不好好想想,女生智商不下降,谁嫁你们呢?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忘掉什么电影了,是一个四川方言电影,老头被批斗,拿出讲稿,“我这是围棋盘里下相棋,犯了路线错误!”笑得我,尤其是成都话那种风味,说出来可以笑死人不偿命的。
不过,可以看的电影,不多,很不多。我们很满意了,比小学时候看的八个样板戏,可不是有天渊之别么?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

-
方言闲谈(1) 关键词:楼、六、绿、陆、肉 每一种方言中都有一些同音字,而这些字用普通话发音却不同音,比如广州话中的“黄”、“王”,与武汉同属湖北的荆州话中的“船”、“床”,黄陂话中的“月”、“热”。所以在广州一个单位有人姓王,又有人姓黄,称呼起...
-
看了那么些和小说相关的书,最好看的,也是最中立的是一本旅游书,大概能翻成《达芬奇密码旅行指南》。开篇起,和小说结构一样,从卢浮宫谋杀案开始,随着主人公和反角的足迹,把书中出现的名人轶事历史古迹闲话,不带太多感情色彩地介绍了一番,看来比讨论其他的理论话题更轻松愉快,我也就学着再看...
-
前言倒是很顺利,虽然翻的时候觉得热血沸腾,跟看电影一样的亲历海战的激动。心里在更进一层了解这一段故事史实的时候,更加深了对这本书的喜爱。能把史实写成跟小说一样激动,而且还能层次鲜明地表达出主要人物的行动,分析人物动机,然后冷静清醒地检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联。 第一章的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