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在一起》是比较典型的感情片。一个在贫穷中挣扎着的父亲,为着天才儿子的成功,真诚地牺牲自己,为儿子奉献,孩子也为父亲而真诚地感激图报。故事并无新意,但几个主配角的精彩演绎,加上不落俗套的结局,使影片有着吸引力。
不过几个出色的主配角,并不包括导演陈凯歌夫妇。俩人戏份都不浅,可惜把握不当,令一部出色的影片失色不少。陈红的角色极其牵强,使人无法洞彻导演和编剧的意图。不知这一角色的出现究竟是为这个故事平添一些罗漫蒂克的风彩,还是给男主角刘小春的心灵发育寻找注脚。
刘 小春不同寻常。他随父亲漂流天下,所见所识却非他平凡而执着的父亲能理解和分享得了的。对于小春是美是天使的折光,他的父亲只能远远地视而不见。或许导演 试图演绎这一层分歧,但却因演员把握,将一段极美的很隐晦的分线,演成了一个败笔。扮小春的演员表达了他应表达的追求和一个少年模糊的两性意识,而陈红却 不能迎接挑战,在几次重要的对手戏里,把一个唯一的女主角排出局外。不过这一角色的失败,责任并不全在陈红。导演和编剧的意图在这个角色上至少是非常含 糊。这个人物无疑接受着小春的眷恋,但她却没有对小春的音乐发生任何的反响。如果导演只想得到单平面的演绎,却也无可厚非。陈红完全可以做一个低层的挣扎 的小女子,再进一步反称小春父亲世俗的真挚和折射余教授(陈凯歌)一 流清高的浅薄。可是影片又忍不住诱惑,给陈红自我救赎的机会,带回陈凯歌,献上她的对天才的认知,让这一人物退出舞台,没有任何发展的余地。因为在此之 后,她的出现只能是画蛇添足。于是就有影片中莫明其妙的一个镜头:陈红透过望远镜看鸽子在屋顶上飞翔,上无交代,下无关联。她的供养情人,在故事的发展中 由于没能建立上下关联,因而非常突兀。若能让她的人物在和陈凯歌,王志文,小春父亲交往中不自觉卖弄风情,大慨可以更完整地完成这一种风尘女子的构思,并 在电影中让她无缘救赎,更好地体现这一人物的悲剧色彩。不过这只是局外人的揣测,导演的推演在故事的发展中倒是印证了陈凯歌的本身局限。
陈凯歌的故事大多偏于表达一种贵族意图,这个故事也不脱其俗。小春父亲的奉献在这个故事中得到补偿或发挥无疑是因为他好运地(意外地好彩) 拣到了一个 天才,而陈凯歌高高在上地一手回天,为天才指引出路。小春对音乐的超越的理解无疑综合了与他小小年纪不相称的人世辛酸,但必须有一个无法解释的因素才能解 释他的超群音乐的天份。于是编剧就非常方便地提供了使人落泪的一段往事。但是如果小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呢?这一情节变化毫不减低小春父亲平凡的伟 大,却会让陈凯歌无由客串,而让整个故事实实在在地表达普通老百姓的没有前路的挣扎。可是这就不会是陈凯歌,而是其他人的影片了。
还 是让我们回到这个故事中。陈凯歌的角色在故事的后半部有极强的喧宾夺主之嫌,他不仅在故事中上舞台接受得意弟子的拥抱和台下的献花,而且要在一室学子前炫 耀他对音乐的感受,更不用说从此主宰小春的未来,予生予死。如果说他从一个导演的角度上在王志文的师生身份表达上得收放得宜的话,这个脚色他也应该从一个导演而不是一个演员的角度上重新考量。陈凯歌是一个出色的导演,但绝不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不知道他亲自出马是因为选不出出色的演员呢,还是他觉得自己 能更好地表达导演的意图?他的戏份太重,理应另选他人。不过如果故事重点改在王志文的角色上,而他只是最后出手,攫取王志文的胜利果实,戏份不重,他只需 露面几次,但震撼力就远非亲自披甲上马担重头戏所能比拟的,而他的出场也可以让人接受。
刘 小春的故事顺其自然,一步一步推演,演员表演得得体合宜,与父亲俩人在戏中互托互称,温馨动人平心静气地讲一段生活故事。对于父子俩来说,一切发生得顺理 成章,俩人唯一的冲突演绎得合情合理。对于父亲,孩子的成功已成了他生命的主题,未来的向往。在他模糊的意念中,这是他生命中唯一的闪亮点,但他并无能力 和洞察力去给未来下确定的定义。从这一点上,他无意闯入音乐会实际上给他显示出将来的确定性,所以他激动万分。而这一人物是故事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就在于, 他并非自私地为自己看未来,他真诚地为他的孩子而激动。这一切被演员表达得非常准确而微妙,极具感染力,也为下一步小春的背叛给他带来的打击埋下了充份的 伏笔。而王志文的表演不温不火,收放得宜,他的入场解释透彻,他的出局万分无奈。故事到此,精彩委婉而感人,不料为了让陈凯歌的人物担纲,影片给王志文和 陈红两个可以大写特写的人物匆匆划上休止符,故事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回旋。小春的反应是很自然的反叛,王志文的应对是合情理的退让,这一个人物本身毫无 与世争斗的心力和能力,但是也没有只需要一个天才孩子的触动就能发生天翻地复的变化的可能。他的猫们无解释的失踪,以及他陋室无理由的熠熠生辉,只能反映导演编剧没有深刻地刻划人物的追求,因为他们选择了最容易的选择。设想一下,如果陈凯歌不对陈红的苦求作出反应而亲访小春(这是更符和情理的选择,也更能体现陈凯歌夫妇的演技) ,小春父亲不得不再上门求王志文的指导,那么故事的发展就会更具感染力,情节推展就更有冲击。只要想象一下刘小春第二次离开王志文的可能性(而这是必须发生的可能,因为终王志文,陈红和父亲的能力也不可能把小春推向更高层,不得不求助于陈凯歌),就可以想象到这种可能会给陈凯歌的导演技巧,对小春,父亲及王志文演技的挑战。而根据到此为止的表演,似乎无论是陈凯歌,还是几个演员,都有可以迎接挑战的能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