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很勇敢。
经过上海就知道,上海人就是一个谨慎,在火车站打车,看见车卸客人,赶紧追过去拉开车门,司机两手紧摇,不行不行不行,打车要到楼下去!楼下人龙滚滚,的士误时我误事,两相方便多好。可是,不行。我边摇头边回去坐地铁。想想,我们在北美打的是不能随叫随到的,要打电话到公司,公司派车出来。当时就想这些老外,脑筋不会拐弯的?多麻烦嘛!不过,人家习以为常,照规矩办事,不会乱套。上海这样子,真是国际接轨,而且管理也甚有效。我那天从世博出来,正是雨声大雷声远,出来门就摸去出租站,看见一辆一辆的车开来开去,下可以,上呢,移步到的士站。在我前面一家人,大小都等在路边屋檐下,一个男士疾步到第一辆的士车边,开到前面去接我家人!的士拒绝,男士鼓鼓地走开,我拉开门把自己和两个孩子塞进去,的士司机解释,我敢在那里接客人,我还做不做啦,啊?警察抄我的牌,罚我的款,一天,两天我都做不回来。牢骚完了,闷声把我们送到地方,开走了。
武汉就不是了。哪里一站,马上就有的士刺溜一声来到你身边,不过,拉开车门,别就一屁股坐下,因为你还没有搞清楚行情呢。不是钱的问题,钱都是打表的,规矩那武汉司机有,除非是私的。是啥问题呢,勇敢的武汉司机,是勇于面对你钞票大大咧咧地告诉你,不去!你就老老实实地pia上车门,等待下面的的士了。
一般是交接车的时候。大多数的士是两个人开一辆,到了时间就要换班,一个下班一个上班,你不交接而是跑到郊区去了,别人还做不做生意,还活不活了,啊?还有就是武汉的地域问题,武汉三镇武汉三镇,是说武汉有三个城市组成的。很多人学中文都知道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建筑的第一座长江大桥,那么,逻辑地一推理,就能知道,长江大桥很重要,因为没有大桥,长江就是天堑。以前天堑是这么工作的,京广铁路那时叫京汉铁路,到了汉口,火车就要过江去武昌,怎么过?和我们一样坐轮渡了。京汉铁路大罢工就是这样,可以牛是因为有可以牛的原因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和施洋烈士都是历史书和政治课可能要考的近代史填空或者选择题,考过文科高考就有印象吧?以后说起南京长江大桥也说那是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原因很简单,武汉长江大桥不是中国人全部自己造的,有苏联人的帮忙。苏联人走了,自己修的南京长江大桥,于是还是第一,只是武汉人总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第一。不过,武汉人不太有声音,说说说说,就没有声音了。还好,南京也没有什么特别让武汉不顺气的,你在江中央,我在江中央,中央是中央,就是都一样,不那么重要。北比不了北京,南跟不上广州深圳,东边就不说了,上海谁能比呀,连西边的重庆都比我们牛。在同一等级的武汉南京,横着几座大桥……我就去过南京一次,不敢多说,只敢啰嗦一下武汉人的勇敢吧。
勇敢的武汉司机们,不接客就是不接,要接那也是就要接,不是不怕警察,怕也要勇敢。每回上车,车上都会有地方写着待客守则,要热情要热心,不能不接客人,不能这个不能那个,都是贴在那里给人突袭检查用的,司机大概都懒得擦擦灰,任它随车颠簸,勇敢的武汉乘客,也从来明白地不去拿那个去要求司机。只有我傻乎乎地看着它们地笑,干嘛浪费纸张资源呢,这也要印出来贴好呢,浪费呀。反正,你在武昌碰上司机不去汉口,汉口司机不去汉阳,汉阳司机不去青山,那是人家实诚,该怎么着告诉你,老子不去,你另请高明吧!多规矩,多实在?诚实的人,就是勇敢的人。哦,还有,武汉有很多大桥,但是那些多是收费桥,地下通道也是费用的,只有这座五十年代苏联人帮助修的大桥,不是近年靠收费修来的桥,于是人人车车都想往上走,那你就不能人人车车往上走,单日走单号,双日走双号。单号这天我在汉阳等车去武昌,看见双号的的士热心地贴上来,就对着没有什么表情的司机摇手,不要你!武汉人这点牛气就是有,既然我可以拒绝你,你也可以拒绝我,谁也不生气。
武汉的司机们,开车技术不比成都司机的差,一样是遵循“开车一挺胸,刹车一鞠躬,拐弯孙悟空”的基本原则,三条道的车道开五辆车是正常的,上下过江大桥的引桥口上是贴得亲密的车辆,而大小街道上随时听见急刹车和车辆近距离接触的声音,多么热的天都是武汉人习以为常的背景音乐。司机都有多多少少的豪爽,把乘客开得前仰后合地不停地运动中。而且大多数司机都是资深服务行业人士,比较健谈,一路说到你下车是很温馨的免费供应。
话说中国的士司机多少有地域观念,不过,最有本事的还数北京。我一个朋友回家打的,上车司机问她知道谁谁谁离婚了嘛,朋友摇头,知道谁谁谁最红吧,朋友还摇头,司机很幽默地蔑视她,你哪儿来的,外星?深圳司机就很简单,外星外地的,一慨能蒙就蒙,出了站向反方向飞驰而去,等你质问他时,就回答另一条路堵车。咦,谢谢你好心,我不需要你替我做决定。上海司机一般也是大城市的出生,以天下为己任,到底是大都市人,天南海北都能头头是道地忧国忧民。武汉人?和我一样,小市民。上车下车讲的,都是啰啰嗦嗦地八卦小事。比方说这武汉车起步价低(今年才改,司机告诉我,对不起你家,你坐晚了点!),三块钱,那四个人打的起步价,比坐公交还便宜,司机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就是对他的车门万分同情:个车门蛮造爷(造孽),总在被别个bia一下bia一下!说到欺负外地人,司机很现实,总是有的咧,那我就不行,晚上睡不着。我哈哈大笑,瞧,多会自己表扬自我表现?还让你觉得他很谦虚,很武汉啊!还有一个司机,跟我讲,做司机就是要三从四得。从嘛,税务局公安局和出租公司,那个得呢,就是饿得、渴得、忍得、和憋得。又是一个免费娱乐的士快乐时光。
可是最勇敢的武汉人,不是司机,而是路人。武汉和中国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一样,道路交通发展得快,车子加得飞快,但是道路还是有着古旧历史城市的道路。多少年的大修小修敲敲打打,到末了,该有的道路都有了,可以看见的高架桥都有了,可是过街,还是一个考验人勇气的战场。
平常的路口,就是到了行人过马路的时候,也要担心会不会有一个车毫不理会地飞快滑行到你身边。而在行人马路上走,后面也有可能会来一辆小轿车跳上行人道,采用的方式手法,大概和好莱坞追踪大片里面跳上行人道追踪相类似,。走在行人道上,都这么多的和车抢行的可能性,到了车道,那不还是一个胆战心惊?后来快走的时候,看见行人道边开始修建一个一个的半高的水泥墩,大约比一个小车的车身略窄一点,想来就是防范车辆上道的措施了。
过街嘛,很简单,你不过,车要过,武汉人都是急脾气,谁都是在急匆匆的状态中过的一天又一天,到了路口也是显示武汉人本来面目的地方。勇敢坚强足智多谋遇强不弱坚持原则寻找漏洞,你能想到什么词,都来吧。我是那种胆小的人,在车里看见一排排的人流在车流里穿行,就是一个钦佩,在车外看见左右行人的机敏灵活地在车流里过街,还是一个钦佩。大概假以时日,我也能自动转化角色,车里车外都是一个灵活勇敢的武汉人,令外地人(外星人)看了咂舌称叹。在江汉路这种商业大街上,那是有天桥的,也有行人道两边的栅栏,可是你可以从马路口那里穿进来,站在大巴士来往的路边,大巴士司机脸不变色,给你留下大约一人窄的空间过去,路人也是心不跳地看着巴士擦身而过,进而敏捷地穿过一个又一个的车子到对岸。所有的人对这种现象都是司空见惯的冷静,甚至冷漠,平常看不惯就跳起来大叫的武汉人性格在这里用不上。而每一个人,在一排排人群里跟着过街,好像也会增加无比的勇气,对川流不息的车流熟视无睹。
有一回到武昌的科技城买东西逛山寨,从马路这边到马路那边都是一溜的大学校,学校外面都是高科技城。其实也不那么高科技吧,都是民用品,但是是比我们小白要黑一些的人经营着的山寨和真品。这点倒好,山寨有山寨价格,真品有真品价码,一般想要买什么电子用品,相机录像机手机电脑笔记本,林林总总,什么都有。如果没有,开出口来,只要他们能找到,他们就跟你去找,大概大家互通有无,你坐等,他们去跑路,然后给你看货,买不买都两便。出门了,在马路这边看见路中间两个小伙子在过街。他们拉着一个小平板车,车上一摞貌似电子产品的纸盒,到了马路中间的栅栏前,一个小伙子灵活地翻了过去,然后这边这个就给他一个一个地把纸盒递过去,,等全部递完了,把车再递过去,这边这个小伙子再翻过去,两人把纸盒在车上放好,大大方方地拉着车过了马路的另一半。
我看得目瞪口呆。拍了两张PP,后来也不知道翻到哪里去了。但是我相信不是偶尔一见的现象,路过的武汉人再次一律熟视无睹,连惊叫的声音都没有,看见觉得奇怪的行人,驻脚观看的也没有。我和小猪大概是唯一看得两眼发呆的人吧。而且,那两个小伙子,模样打扮都是大学生类似的人物,不是民工。
至于街上在车流中穿行的电动三轮之类,那就更是精彩迭起,令人心惊胆战的了。看到武汉人的总总勇敢行为,有时真是不太明白,经常会抱怨别人不在意自己,大概要被在意,一定要从先在意自己做起吧。
Sunday, October 31, 2010
Wednesday, October 27, 2010
山寨版的孜然猪肉干
看一个朋友做的孜然猪肉干,觉得简单有趣,于是试了一下,很容易很好做也很好吃,有兴趣尽管山寨之……
猪肉若干,切丁;
葱姜,料酒,盐糖生抽老抽胡椒辣椒孜然粉若干,等等。
猪肉倒入滚水中,加葱姜料酒去腥,捞起沥干。倒入电饭煲,加各式调料,拌匀,按下煮饭键,等它跳起,看猪肉煮熟即可。倒入有盖的保鲜盒,撒上孜然粉,盖上盖子,摇匀,即可食用。
若要有兴趣正规做菜,下面是规规矩矩的菜谱。是从贝太厨房里抄来的。
********************************************************
电饭煲无水版孜然咖喱牛肉干
主要食材: 牛肉类
菜系: 小吃
难度: 新手
时间: 20-35分钟分钟
菜谱特色:
这个牛肉干,不需要额外加水,只需要用极少比例的液体调料就能搞定。我用的是专门做料理用的,本身就含有焦糖色和丁香,所以可以省略老抽和丁香。如果用的普通红酒或者干红,喜欢上色的可以加入老抽。
菜谱用料:
牛肉500克,
红酒5汤匙,
生抽3汤匙,
老抽1汤匙,
辣椒碎1汤匙,
咖喱粉1汤匙,
白糖1/2汤匙,
盐2茶匙,
姜2片,
八角2个,
花椒10粒,
香叶2片,
桂皮一小块,
丁香2粒,
孜然1茶匙,
茴香1茶匙,
白芝麻适量。
菜谱做法:
1.准备好所需食材和调料。
2.牛肉竖切成条,不要太细,因为在加热中,牛肉还会回缩。
3.锅中加入足量的冷水,放入牛肉,大火烧开,紧一下牛肉,也就是焯水。
4.紧好的牛肉条捞出,沥干水分,直接放到电饭煲的内胆中。
5.加入姜,八角,花椒,香叶,桂皮,丁香,孜然,茴香。
6.淋入红酒,生抽,搅拌均匀。
7.淋上老抽,加入盐,糖。
8.再加入辣椒粉,一起拌匀。
9.用电饭煲煮饭键,如果有分精煮和快煮键,可以用精煮键来操作,没有的话直接按煮饭键就可以啦。
10.待电饭煲自动到时见后,打开锅盖,撒上芝麻即可直接食用。
11.如果喜欢像市售那种,包裹上一层咖喱粉的话,可以撒上咖喱粉后拌匀。
12.也可以放在保鲜盒内,撒上咖喱粉后盖上盖子,摇晃均匀即可。
小贴士:
1.我用的是专门做料理用的,本身就含有焦糖色和丁香。如果使用普通红酒,可以添加老抽和丁香调色调味。
2.牛肉建议选择纯瘦,少筋的,这样比较好熟。
3.如果煮饭键自动执行完毕,还有水分,可以重复一遍煮米饭的过程。不过此时不要走开,要时时观察,以免煮过了。建议以10分钟为单位,时时打开看看。水分消失,牛肉变干即可。
猪肉若干,切丁;
葱姜,料酒,盐糖生抽老抽胡椒辣椒孜然粉若干,等等。
猪肉倒入滚水中,加葱姜料酒去腥,捞起沥干。倒入电饭煲,加各式调料,拌匀,按下煮饭键,等它跳起,看猪肉煮熟即可。倒入有盖的保鲜盒,撒上孜然粉,盖上盖子,摇匀,即可食用。
若要有兴趣正规做菜,下面是规规矩矩的菜谱。是从贝太厨房里抄来的。
********************************************************
电饭煲无水版孜然咖喱牛肉干
主要食材: 牛肉类
菜系: 小吃
难度: 新手
时间: 20-35分钟分钟
菜谱特色:
这个牛肉干,不需要额外加水,只需要用极少比例的液体调料就能搞定。我用的是专门做料理用的,本身就含有焦糖色和丁香,所以可以省略老抽和丁香。如果用的普通红酒或者干红,喜欢上色的可以加入老抽。
菜谱用料:
牛肉500克,
红酒5汤匙,
生抽3汤匙,
老抽1汤匙,
辣椒碎1汤匙,
咖喱粉1汤匙,
白糖1/2汤匙,
盐2茶匙,
姜2片,
八角2个,
花椒10粒,
香叶2片,
桂皮一小块,
丁香2粒,
孜然1茶匙,
茴香1茶匙,
白芝麻适量。
菜谱做法:
1.准备好所需食材和调料。
2.牛肉竖切成条,不要太细,因为在加热中,牛肉还会回缩。
3.锅中加入足量的冷水,放入牛肉,大火烧开,紧一下牛肉,也就是焯水。
4.紧好的牛肉条捞出,沥干水分,直接放到电饭煲的内胆中。
5.加入姜,八角,花椒,香叶,桂皮,丁香,孜然,茴香。
6.淋入红酒,生抽,搅拌均匀。
7.淋上老抽,加入盐,糖。
8.再加入辣椒粉,一起拌匀。
9.用电饭煲煮饭键,如果有分精煮和快煮键,可以用精煮键来操作,没有的话直接按煮饭键就可以啦。
10.待电饭煲自动到时见后,打开锅盖,撒上芝麻即可直接食用。
11.如果喜欢像市售那种,包裹上一层咖喱粉的话,可以撒上咖喱粉后拌匀。
12.也可以放在保鲜盒内,撒上咖喱粉后盖上盖子,摇晃均匀即可。
小贴士:
1.我用的是专门做料理用的,本身就含有焦糖色和丁香。如果使用普通红酒,可以添加老抽和丁香调色调味。
2.牛肉建议选择纯瘦,少筋的,这样比较好熟。
3.如果煮饭键自动执行完毕,还有水分,可以重复一遍煮米饭的过程。不过此时不要走开,要时时观察,以免煮过了。建议以10分钟为单位,时时打开看看。水分消失,牛肉变干即可。
Tuesday, October 19, 2010
秋季东部行-魁北克城

圣劳伦斯河口和芳婷娜城堡酒店
这片草地旁边就是著名的魁北克城堡,在一七五九年九月十三日的亚伯拉罕高原之战就在这里发生,因为那一天战争的结局,改变了北美加拿大领地的所有权,从此,法国的北美殖民地新法兰西就成为英属加拿大的法语区,直到今天。

新法兰西是变成了英属殖民地,但是保留了独特的法语文化的传承,对待统治两百五十年以上的英国文化,还是不屑一顾地不耻。精神上,仍然是要保持一种桀骜不驯的反抗底蕴。在亚伯拉罕高原二百五十周年纪念时,法语区居民大事抗议,令得每一年的重演当年战场的表演都无法正常举行,可见心底里,二百五十年前的过去,仍然是不能忘却的难过。反过来推想,假如当初英军没有在亚伯拉罕高原上的胜利,没有英国海军的强大,庆祝文化语言自治独立的二百五十周年,大约是要欢庆一番的吧?

另一方面,英语和英国文化为主的加拿大居民,对待这一种法语文化的对立表现了很大度的宽厚。当然了,胜利者可以有权利宽容,领土和胜利和文化,都占据相对的高度,可以允许政府对于一个共同存在的文化(他们没有种族区别)相对容忍。反正历史无法改变,无论是说英文的加拿大人还是讲法语的加拿大人,除了政治家们的手腕和花招外,还是有着对历史共存的认知。魁北克城上高高飘扬的,除了鸢尾花十字省旗,就是枫叶国旗了。

Tuesday, October 12, 2010
秋季东部行——人气蒙特利尔

渥太华离蒙特利尔很近了,开车离开渥太华,下一站即是蒙特利尔。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的独特社区中心-魁北克省的最大城市。
加拿大在北美及英联邦国家中极其独特,都是因为这个法语区的存在。1760年七年战争结束时,英国海军击败圣劳伦斯河口魁北克城堡的法国守军,终结了法国在加拿大的统治,但是英国保证前法属殖民地的宗教自由和文化自由,法属居民仍然可以信奉天主教,久而久之,形成了魁北克的独特的文化小气候,在英国文化以及之后美国的英文文化的大环境里,保持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而且,因为法语文化的影响,加拿大的政府中魁北克政客的高度集中,使加拿大在紧跟美国的外交军事政策的大环境下,保持了相对的离心表现。最近的一次,无疑是对美国入侵伊朗的拒绝,再往前走,就是拒绝参与加入美国的越南战争策略。文化上,蒙特利尔出了很多文艺界创作界的名人,歌手演唱家们更是举世闻名。到了蒙特利尔,的确能感受到那里不同于英美文化清教徒传统及分流的好莱坞商业文化气氛。
蒙特利尔还是保持了天主教为主的教堂,北美最大的教堂,圣约瑟夫大教堂就在蒙特利尔的高地上。而其他几座教堂,也以装潢华丽,建筑宏伟著称。不过,某人经过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之后,看看这些美丽的教堂,也不再有当初的那种惊艳的感觉了。不过,内外看看,仍然看到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教堂的哥特式建筑外形与金秋的黄叶对应的美好。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人口约三百八十万。因为法语为近百分之六十居民的母语,也是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以法语为母语的第二大城市。人口聚集,因而城市也显得人气盎然,活泼异常。比如街头的雕塑,固然有表现宗教的历史的人物的,这种可爱的人间群像也到处可见。不知道名称,我觉得可以命名为三八群雕……

街头的路标,路障,街名,都是法语的。所以,通英文的游客到了,最好有所思想准备,这里虽然是加拿大双语制国家的规定,所有标志应该是双语,加拿大各地都是双语,可是到了魁北克,对不起,法语人就是有这样一种文化的高傲,偏偏就是不给一点英文的面子! 而且,细细留心,可以看到法国文化的影子。比如挂这个街名的铁杆横向尽头,是一个很标准的fleur-de-lis鸢尾花的标志。魁北克的省旗,也是在不明显的英国圣乔治的蓝色十字四边,四个蓝色的鸢尾花……

人气旺盛,也表现在晴朗的九、十月晴空下,看见到处是新婚的人群。这一对正在拍照……

这是伴娘的合影……

这是华美的花车车前的鲜花

秋风一起,满地落叶,但是,没有什么萧杀的氛围,有的,还是成熟的城市,享受生命每一天的满足。

伴晚,登上蒙特利尔以此命名的皇家山(Mount Royal-引申为Montreal),看远处蒙特利尔港湾,和蒙特利尔城区,入夜也不停息的欢庆的时光。
Monday, October 11, 2010
秋季东部行——红枫为旗

他们到达渥太华时大雨瓢泼。我正好在阳光灿烂的家里给他发短信:国会大厦的日落或者日出应该是很壮观的吧?你是晚去呢还是早去?短信看不出某人是没好气呢,还是好没气:大雨,早晚都不成。我也就罢了,等到他们回家才看到万里无云的国会大厦和总督府,还有国度的鲜红的枫叶,倒是意外的惊喜了。

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无意中碰上新总督上任的仪式。这是在总督府举行仪式的军官们,红衣整肃,份外夺目。他们目不斜视,专心地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工作,周围一批记者,摄影机摄像机纷纷拥拥地聚集着,毫不影响他们的工作。

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名义上还是加拿大的国家元首,而根据宪法,因为英王不居住在加拿大,所以他|她会任命一位总督代行国家元首一职。但是,加拿大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是在选民选举出来的国会议员为代表,多数党执政,执政党党魁为总理而成为加拿大最高权力拥有者。总督,只是一个名义象征,而且不经过民选,是由在任总理推荐,女王首肯的。

既然是总理任命,又没有任何标准,偏向性肯定有。比如前两届的总督,伍冰枝是香港出世的华裔,Michelle Jean是海地出世的黑人混血,都是CBC国家广播电台的记者,当然虽然没有人有大的异议,因为怕伤害少数族裔和女性的情感,但是在本届总督人选定下来后,舆论一片赞扬声,就能知道还是多少有人对前两届的人选不以为然。不过,关系不大,他们在任五年,剪剪彩,挥挥手,参加参加各类活动,发发奖牌,为国会开会发个言,五年过后自动回归平民。
这一届的总督是一个学者。
David Johnston 目前是滑铁卢大学的校长。他是哈佛毕业的法律学生,先后在加拿大的女王大学和英剑桥得到学位,在加拿大几个大学做法律教授,之后是大学法律系系主任,之后在蒙特利尔的McGill大学作校长,之后在滑铁卢大学为校长。今年六十九岁的Johnston大学时代是哈佛的冰球队队长,我看网上介绍,他和当年红透一时的《爱情故事》作者是朋友,那本书里有一个冰球球员的人物即以他为原型。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来有这么一个人物,也太久远的事情了,老头从那时的冰球球员大学生到现在,也是四五十年的事了,不怪我不记得那一段。
Johnston最著名的成就,无疑是把滑铁卢大学变成加拿大一个高科技发展基地。著名的黑莓公司就是在滑铁卢,而滑铁卢大学的毕业生们,一直是各大高科技公司的抢手雇员,老牌一点的微软、思科,新型的如谷歌、Fcebook,据说都有他们的影子。而电子游戏行业,更是滑铁卢的毕业生的强项。今年早些时候女王来访的时候,就被告知,滑铁卢,是生产黑莓的地方,而不是打败拿破仑的战场。当年以纪念惠灵顿公爵击败拿破仑的大胜的比利时地名,如今是英国文化征服世界的象征之一。
今年女王到访加拿大,是她即位五十多年的第N次。从她最初即位后不久即访问过,虽然加拿大长久不是殖民地,但一直是英联邦国家的加拿大,一直还是使用Union Jack,即英国国旗为国旗,直到1965年。这之后,才是红枫叶为旗的国旗。
加拿大各省都有不同的旗帜。其中几个省份,如安大略、曼尼托巴和诺瓦斯科舍省,都在省旗上仍然保有英国国旗为一部分。英国国旗自从1621年,英国人到达诺瓦斯科舍省之后,即为英属北美领地使用。1760年七年战争征服法属加拿大后,更是统一为加拿大大省之旗。1867年加拿大脱离英国成为加拿大联邦之后,第一面独立的旗帜,就是加拿大总督旗,是一头狮子举着一片枫叶的设计。

可是之后近百年,加拿大仍然使用英国国旗为国旗。在二次大战中,加拿大军队也是以英国国旗为旗。这时魁北克政府提出拒绝使用外国标志代表加拿大的国家的动议,可是一直到1964年才在皮尔逊总理的少数派政府上开始了改换国旗的过程。经过几番来来往往,最后确定了以红枫’白底红条为背景的国旗,国旗上的枫叶的十一个叶尖,并没有任何其他意义,只是标准的枫叶设计而已。看了红枫秋季的颜色,真令人不得信服,枫叶真的是加拿大独特的象征。
秋季东部行——红枫的季节

可惜我去不了,孩子开学了,就要有人接送上学和各式活动,只能大清早,天不亮爬起来送某人和发烧友上车坐飞机去东部,过一周夜半去机场接飞机……

话说加拿大虽然以红枫出名,但是西部的气候和温度都不适合枫树生长,所以,在西部长期生活的人,没有见过秋季的红枫叶非常常见。要看红枫,一定要到东部去看。他们的行程第一站,是多伦多,多伦多是国家的金融中心,可是没有什么风光,所以下了飞机他们直接驱车到尼亚加拉大瀑布过夜。

第二天,驱车向北,到达安省的Algonquin省级公园,好像发现珍宝一样,看见的就是满目的颜色色泽和光线的美丽组合。秋天,红叶,小湖,蓝天(偶尔不那么蓝的天),树林,大湖,小河,随时可以吸引他们的眼光和相机。

到了国度渥太华,红叶就是这种大气贵族的庄严的红色。没有见到过,实在不能明白加拿大国旗上红叶的真正代表的美丽的风光气势。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

-
方言闲谈(1) 关键词:楼、六、绿、陆、肉 每一种方言中都有一些同音字,而这些字用普通话发音却不同音,比如广州话中的“黄”、“王”,与武汉同属湖北的荆州话中的“船”、“床”,黄陂话中的“月”、“热”。所以在广州一个单位有人姓王,又有人姓黄,称呼起...
-
看了那么些和小说相关的书,最好看的,也是最中立的是一本旅游书,大概能翻成《达芬奇密码旅行指南》。开篇起,和小说结构一样,从卢浮宫谋杀案开始,随着主人公和反角的足迹,把书中出现的名人轶事历史古迹闲话,不带太多感情色彩地介绍了一番,看来比讨论其他的理论话题更轻松愉快,我也就学着再看...
-
前言倒是很顺利,虽然翻的时候觉得热血沸腾,跟看电影一样的亲历海战的激动。心里在更进一层了解这一段故事史实的时候,更加深了对这本书的喜爱。能把史实写成跟小说一样激动,而且还能层次鲜明地表达出主要人物的行动,分析人物动机,然后冷静清醒地检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联。 第一章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