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关于故事和历史
可是第一本并不好看。当初借给我书的人就警告过我,听过警告后,我不以为意,但是不肯就开头,在枕边等了好久,终于有一个什么书也没有的晚上我打开了书。 第一本是翻过去的,回头看来,这是作者最青涩的一段,故事从大流,观念有点流俗,当然朱元璋的故事耳熟能详,古典的历史的传奇的武侠的都有涉猎他的故事, 他和他的后代崇祯皇帝一头一尾大概是明朝混乱的历史中最为大众了解的两位。而他的生平,从起身造反到黄袍加身,到草菅人命狂杀功臣部下,和燕王朱棣夺位的传奇,真的是比戏剧还要戏剧。写来没有很大的突破,而他的一生与臣子反贪反腐的斗争,在《隐蔽的规则》里有着更加深刻精辟的分析,有兴趣可以参照《隐蔽的规则》里的段落,一过眼瘾。
可是,后面的故事就很见功力了。
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故事和人物和纠葛,明朝名声不好,历史上的几大案和声名显赫的几位皇帝都有各自的荒唐无稽的故事,以前看过,过眼烟云,并不上心。可是看当年明月道来,倒也真跟着《明朝那些事儿》一过当年的精彩戏剧人生。
当年明月是一个好人。他眼里有很多好人,他笔下有更多的好人,连我们正常意义上的荒唐无稽的皇上,也给他找到闪光点,然后让我们看到他们好的地方。我没有料到我会对明英宗的人生非常的同情,他的土木堡大败被擒被写得十分镇定和有尊严,令人不得不对这位皇帝生出敬意。而他在历史上是以万尊之驾被游牧民族擒获屈辱半生,回国后又用非正常手段从弟弟那里夺回帝位后,杀掉忠臣于谦的而出名的。他在北国为战俘的一段凄凉人生,因为他和他的不多的侍卫的生死之交而分外感人,他和他皇后的深情又是这样的打动人心。最后重得帝位后杀死于谦,在当年明月的笔下又是十分合理地被解释清晰而能理解他的初衷和后果。他因为经受人生低潮的苦难而能给予后宫佳丽的同情,使他下决心废除掉后宫殉葬,实在是因为经历而理解,因为理解而同情的小小的升华。尊重人性的人,会得到后世的尊重,但是隔开历史的薄纱,没有当年明月的文笔,我相信除了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在帝国国力鼎盛时期被俘的皇帝之外,没有太多人会去想想这位皇上的一生。
张居正无疑是好人,他是明朝历史上最出名的大学士,明朝历史上有很多名相,当年明月一一道来,他们的同与异,他们的出身背景成长发迹和最后的毁灭都被写得非常的好看。恶名鼎鼎的严嵩严世蕃的私与贪也被写出了不同的光彩(或者应该说臭名昭著),而那些在非正非邪,亦正亦邪之间的人物也有很多的故事在明朝这出长戏中各领风骚。每一个皇帝和朝代被他们的看似相同却又不同的人物代表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层面,令读者不忍释手。记得不知谁提起过戚继光的 故事,他的打点上下和财源来往的出处,所以很有心地看了这一段。很有趣,不过关于贪污打通关节和朝廷的反对策,在极端人物海瑞身上是最能有所反映的。当年明月写了,写得不多,不深,不过,这个讨论不在《明朝那些事儿》的范围之内,这本书的着眼点是讲故事,当年明月是非常出色的讲故事的专家,把他深厚的历史的理解和研究转换到委婉的故事中了。看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三部曲,很欣赏法国宫廷的色彩绚丽和各色人物的层次,其实,在当年明月笔下,明朝的在历史书上干涩的史实,也透出了鲜亮的个性的色彩。
当年明月对明朝的会试制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了解,对文官在明朝官僚制度的掌控也有很出色的品评。还没有看到最后的书籍,相信也不会令我失望。
如果比较的话,我不会拿这本书和《万历十五年》来比较。黄仁宇的书,我看得最认真的是《万历十五年》和《黄河青山》,但是《万历十五年》不是那么引人入胜,我看完了,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明朝和同时期英国税制的对比,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文字也算是历史史书中文笔很精到的一个,可是那是更多的学术探讨和认真的史实研究,不能达到刘兰芳讲评书的万人空巷的记录,和当年明月的落笔起终点都是很不同的风格,几乎没有可比性。至于《黄河青山》,那是可以对证《雪白血红》来看的书籍。看后的感观?我是生在红旗下的人,很可能有偏见,但是我认为黄先生的偏见比我深,当然,作为战败方的过来人,他的痛楚是我无法身历其境想象得到的,我敬佩他,可是不能苟同他的很多看法。
可是,我觉得这几年看得最好看的历史/故事书中,最喜欢的还是谭伯牛的《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同样也讲了很长很详细的一个清朝中兴的故事,有着许多我们更熟悉的人物,从曾国藩、肃顺、慈禧到僧格林沁、李鸿章、左宗棠的实写,到太平天国的对应着笔的人物的虚带而过,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宫廷里的勾心斗角,自负自大的战将和修心养性的儒将,个个人物性格分明,历史史实和分析精确到位,真正好看。对于看过《胭脂井》《胡雪岩》的我来说,简直是惊艳,这和高阳的小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这些年有了很多的改变。我们读书的时候,是沿袭孙中山先生的反清大义,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先进意义拔高,也把曾国藩湘军中兴的历史压低,从而造成我小时候形成的曾国藩反革命的侩子手的印象。当初看到毛泽东很敬仰曾国藩,圈点曾国藩家书的记录,实在觉得和历史书中的形象无法统一。这本书 里,对曾国藩的一生起伏描述无疑是重点,湘军的起身和兴起和几个湘人的纠葛更是很详尽地在史实里找到可看可评的书信和文字,再加以作者的精辟解释和分析,对曾国藩的理解从以前的憎恶到接受,和对他修身养性的克制产生敬仰。书中从头到尾都是很精彩的文字,一时也无法讲全。只看两点最让我信服的论点,一个是湘军超越团练,取代八旗对清末民初的军阀制度的影响,一个是对于曾国藩成长史上和皇帝的交流互动而探讨为官为人之道。
曾国藩的屡战屡北和屡北屡战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他在他的官僚军事生涯中对于自己和事业的思考实在是有更多的轨迹可循。一般我们对清史的理解和面对比不上对明史的感情,因为清史参杂了太多的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委屈和愤怒。很长时间内,我对打开大清帝国大门的英国皇家海军也抱有同样不忍的偏见和痛恨, 但是,平心静气来探讨已经发生的历史,应该是最正确的态度。以前对曾国藩击败太平天国,中兴了一个衰微的朝代,很容易产生“何必多此一举”的不屑,因而引出对曾国藩为人成事的了解的不公正的鄙视。可是反观太平天国的兴衰,会是什么样的格局,其实并不会是如二三十年前的历史定性那么斩钉截铁。人生和历史都是一样的随时间和天时地利人和而变化,太平天国不代表任何先进,曾国藩中兴也不代表任何反潮流倒行逆施。那么,一个历史人物的存在,放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去探讨,是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的。至于湘军兴起后,没有国力强大的后盾及面对国空虚的尴尬,湘军以及后来的淮军都是靠的当地的捐募款项维系,有奶便是娘,后来的发展就是地方军阀,为各自利益而分崩离析而造成清朝的最后灭亡。
看完好书,非常受教,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好久没做感觉派了)。我很希望大家有功夫看看这几本书,可以互相探讨一下心得。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土林云霞、大气、赤裸的山石、彩云
土林云霞
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只在短短一瞬间,心情也是不同的一瞬间。当漫天云霞和着最后的阳光在一天最后的时间离开尘世那一瞬间,云彩和时光同时流露出最灿烂的笑容,仿佛面对着人世的挽留轻轻地道,再见,明天还是又一天。
我们能改变的很少。到今天又有多少人坚信人定胜天,又有多少人认定命运主宰人生?能做到的,时把持自己的心,面对将来的黑暗,面对转天要来的又一个灿烂的明天,不去为黑暗而伤神,不去为光明而狂喜。任何的经过和路过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都会使人生多一分光彩和绚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 熙熙攘攘的地方,人和人学到的是小聪明,人迹罕至的地方,人和山领略到的是大智慧。天高云阔,心灵开放,不受尘世的渲染,人生也许更多一些完满和平静。 天 下的水都是一样,透明而无色无嗅。湖水湛蓝,只能是水中的矿物质,改变了水的颜色。雪山上的沉淀随着每一年周而复始地化雪,再飘雪,再化雪的一遍又一遍, 山中的积物慢慢地流到湖水里。虽然山仍是皑皑不变,但是山的一部分,随着雪,随着岁月,积累到蓝色的水里,一天比一天,山水更为一体,不分你我。 人生能有的选择有时是不需要选择,认识到山的高贵和沉默的给予,接受山的丰富和饱含的容量,自然会有从无色到美丽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霞下赤裸的山石
赤裸需要本真,需要美丽真诚的内涵,和自信尊严的气势。被赤裸包围而不感觉任何尴尬,而只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只能是在这种宏大自然的世界里。
世界因为每一刻的光、影、时间而成为不同的世界,人从一个时空走到另一个时空,可能不需要更多的努力,只需要一颗忍耐的心灵和一双感性的眼睛。脑海里可能有的是夕阳的慨叹,也可能有的是晚霞的感动。
迈过这一时空,明天会是什么不同的将来?明天是否同一蓝天?遵从自然的抉择,人类会有更多美丽的本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彩云
太阳升起的瞬间,群山神秘地明了时间和天地的流转,一时间云天山水,尽在无言的沉醉之中,庆祝新的一天的来到,如同新的生命一样在温馨的怀抱中欣赏着,享受着。
人能带来的是一双 眼,理解天地的秘密,为这秘密而感动,而不是被秘密拒之门外而沮丧。不能明白并不代表不能理解,不能代表不能欣赏。宇宙间的秘密困惑着来来 往往人世的千百万人,有的驻足停留,嗅一嗅玫瑰的香味,听一听世间无名的音乐,看一看变换的景象,为自己的感动而感动;有的匆匆过往,拒绝理解香和音和景 的不具有物质的实在的事物,对诗意抱有成见地拒绝;人和人的不同,看到和感到的会有天壤之别。
土林金山、岗嘎侧影、色彩、蓝色的湖
所有曾发生过的,期望会到来的,在万物被包容地笼罩的光线里,反射着时光和人生对不完美不纯净的世界的宽容。
阳光渐渐老去,随 着一天时光的沉淀,在晨光中清新的世界,在正午暴晒下露出许多不堪。在黄昏即来之时,不再是纯洁的希望,不再是无情的暴露,有的,只是成熟的接受,和理解 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纵容,如同黑暗涵盖一切。黄昏给人以希望,和一种沉着的睿智,为一天回望,为明天思考。
没有为失去的伤感,只有对将来的信心。美在一份自在和自信,有如风韵依然的少妇,不再青春,却有着无比的自信。
明天会带来什么,没有人能知道。可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心情面对明天,心底里最为明白。明白着一份明白,是积极生存的累积,是人生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岗嘎侧影
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我们看山,还是山看我们。我们是匆忙的过客,留下的是没有踪迹的痕迹,山平静地看我们来,看我们走,看我们狂呼,看我们沧桑,看我们感慨。
山只是神秘地微笑。
不对,连这微笑,也是我们赋予它的感情。山不动,山不变。
我们走来了,没有任何永恒可以被证明,我们只能证明人的渺小,大自然的奇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彩
五彩斑斓的世界让人感到的是梦幻和不真实。仿佛电视广告里的山、水还有人,浓笔画出,层次分明,和现实的对比出不可理喻的浓缩。可是,当天地在一刹那的光的变幻中,展现在眼前的一层、一层、一层的颜色,逐渐的增减自然的风采,世界只能停滞在这一瞬间。
有真实就有梦幻, 也会有梦幻的虚构的瞬间的真实。那一瞬间,只能明白生生不息的人的渺茫,和生命的把握不住的恍然,但是乐观向上的心,感到的是无边的喜悦和被真实梦幻包围 了的幸福。境由心生,神秘的心境,仿佛那天眼微开,人间的秘密都在眼前,不关信仰,不关名利,只是人世没有开始和结果的过程中的一瞬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的湖
山水是没有悲喜的选择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是境由心生,对着山水天地的感慨。山千年后还是静静地立着,水千年后还是默默地流着,人只能是渺小地来回一次,感慨千回,梦里挂着,但山水早已不再记得谁曾有过何等的心思。
可人还是要牵挂,要向人解释这一份感动,没有言辞可以解释的感动。现代最高级最先进的仪器,都不可能代替眼见为实的壮观。天、地、山、水、你、我,只一刻就可以消受一生。
人为什么要远走高飞,如果在电视上在照片里就能看到一生一世的感动?人为什么要追求情爱,如果在书中在戏里就能够消魂?心情在天高地远中的悲喜,不可以用文艺来表示,不需要诗人来赞美。自己能明白能坦然的,不需要向他人解释。
Monday, February 23, 2009
瞬间
那样一个瞬间,俯 视完美时刻的心是宁静的,宁静地面对过去、面对今天、面对未来、面对外界。现代的文明世界里,带来了代步的汽车,和车的脚印,代目的相机, 和相机的作品。古人行万里路,挥洒笔墨的意境和风流倜傥的累计,今天的我们难以企及,因为一切是不需要付出那么多就可以得到的结果。按下快门的瞬间,不可 以和古画的胸襟相提并论,但是,相片一样有着灵魂,有一个摄影者的人生的一个片断,有一个旁观者路过时的一番感慨。
在日升时分离开,身后是自在的天地和山水,有牵挂的是我们,而不是万年的雪山湖水和不变的苍天大地。晨光中清爽的空气里,思路如空气一般的清晰通畅。即将离去时,不得不停下来,再一次感慨所行之路和留下的痕迹。
人生行来,不是所有的脚步都留下清晰的痕迹,让人回头明白自己一路行来的轨迹。有多少印迹让人梦回唏嘘,又有多少足迹让人希望能抹去?在这里,下一场雪来临之时,所有的曾经都会了无踪影。
高原似乎更能保留岁月的质朴。没有梦幻,没有不真实的斑斓,有的是无言的山和平静的水,和来往的思绪,如云彩一般缭绕半山,等正午的阳光照耀到无影无踪,回到透明的蓝天,默默地接受着古往今来的过客的慨叹。
曾听到一位睿智的 老师,对着他天真的学生们的眼睛说,态度决定高度,和孩子们一起听讲的大人,一定比孩子们更有感受。走到这么高,不胜天寒,没有积极的态度不可能欣赏山水云天提供的一切,没有出门就能定论万里行路的心态。看山看水,山水回答你的都是你自己的心思;看云看天,云天写满了你的内心。在家中不能得 到的安慰,不是换一个空间就一定能保证得到,不能在内心得到的安宁,也不可能在佛塔下得到。
可是,山水还是有灵性。在龌龊挤逼的闹市,人容易活在狭窄的空间里,重复他人的举动。在开阔辽远的天空下,灵魂是有着更多的天地放开来飞翔。
不论什么样的努力,人不可能重复自己的轨迹,回头看行来的路,是留下坐标为将来重游刻下印记,也是为前行画上出发点。带走的是一片开朗的心情,留下的一份虚无的构想,这一刻为过去和将来都是正面的相对,而没有反思的愧疚。
人生既漫长又暂短,需要有一些反思的时刻。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面临仙境般美景的奢侈,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在纯净中洗涤一次的机会。凝视这一个美的瞬间,也能带来灵魂一时间的清洁。
Wednesday, February 11, 2009
读书走火入魔
话说有一位母亲,正在哺乳新生的婴儿,一边吞云吐雾,(北美抽烟的妇女多过男性,零下二三十度在凛冽寒风中顶风而抽的多是冻得哆哆嗦嗦的女子)。这位母亲正在琢磨,我这个边喂奶边吸烟,是把烟雾吐向上风还是下风更对孩子好呢,边看Oprah(奥普拉)秀,上面正在讲这个问题,她从此陷入怪圈,买了无数自助 的书籍,教育自己成为合格的母亲。偏偏她本末倒置,放着孩子不管,去认真地花时间读书,看书上教她如何成为成功的母亲。
北美关于自助的书籍是山一样高,沙子一样多,你想得到的什么都有书来教你做到。想种出美丽的花朵,修建美丽的花园?有书籍;想说流利的任何语言?有书籍; 想漫游世界,有书籍;想成功地建立一个事业,有书籍;想成为预测股票市场的人物,有书籍;想要......反正这么说吧,什么都有,包罗万象。还有这种含 糊其词的书,叫《How to get what you want and want what you have》,我给他转得有点晕,想来想去,觉得翻成《如何得到你想要的和想要你得到的》还勉勉强强。这位人类两性关系专家John Gray出了无穷多书,最有名的就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难怪无法通话呢,不看他的书,你不是一辈子和外星人一起共度此生还沾沾自喜?
我就上过当,当初第一次当母亲时一窍不通,看书吧,两个看得可能不统一,于是为书本身还能打一架,书们自己也不统一,说神马的都有,越看越晕。等老二来, 根本没有看过书,怎么样?一样和土为泥地养大了一个小猪。所以我对这些书都抱有健康的怀疑态度,看完首先要想想,这人啥都知道,干嘛不自个儿躲着偷偷乐去,还要和我分享他的成功秘诀?不等我赚钱,我已经和他分享我的钱包了,哼哼!
回到这位不幸的母亲身上,她的儿女大些了,她开始戒自助书籍。怎么做?上网博客,和大家交流她的经验,还不能免俗地出了一本如何戒除自助书籍的书。
Thursday, February 5, 2009
打牌琐事说
而我们的学生生涯,多是和打牌有关。打牌无声,54号文件可以裤兜里塞几付,随叫随到,没有麻将那么娇贵,那么奢侈和望之不可及。争上游,拖拉机和升级比 较常见,以前都玩过,到一起就可以讨论谁家乡的规矩如何,反正对自己有利的可用,对自己不利不用,而且还可以临时改动,引起纠纷。不过打着打着,可以看出 一个人的牌品,下回决定可不可以再和这人继续打下去。年代久远,打牌的细节已不可考,只记得那时班上男生是不能来女生宿舍的,门口凶神恶煞的老太婆根本不会让他们越雷池一步的,一般是我们几个去男生宿舍,在不怎么好味道的男生宿舍里打牌过周末或假日......
真正开始打牌是在海外兵团里的。做学生的娱乐不多,任何花钱的娱乐都是能免即免,逢年过节的时候就种植收获饭种子,吃来吃去,吃饭只能是晚上的文娱节目的 一部分,打牌理所当然地占据了吃完饭以后的黄金时间档。生了孩子后消停了好一阵,因为饭都吃不到嘴,还打牌?孩子大一些了,又不能打太长,总之是不过瘾。 渐渐等孩子大了以后,孩子们玩孩子们的,我们玩我们的。聚会都要有所准备,随时上去打到半夜,出去旅游也是约上几家人,千里迢迢地开到风景点,架起牌桌就开始了,真是煞风景的很。
不过最多的故事是我们的牌长,或称牌委员。有一年回国,她扛了一箱子牌回来,每家四付,到谁家都没有理由不开打,一打就热闹得不可收拾。夏天到周末,
关于帐篷门,也有好多笑话,有次点着闪亮的灯盏打牌的时候,天空繁星点点,万分情调,我们这些凡俗的牌友,看到的只是我的王我的主和我的一手好牌,话题很轻松,不知怎么就转到这个帐篷排列和那些人夜里呼声震天的人上面来了。夜里被呼声震醒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在不是那么舒服的帐篷里过夜的时候,其中有一 个牌友尤其严重,大家边出牌边抨击他,发誓要晚上报复,把他从帐篷里揪出来,让他也尝尝夜不能寐的感觉。他面不改色地说,可以啊,我夜里睡觉是光板,你们不怕就来吧。这下大家兴趣大增,开始讨论如何夜里叫火警,一边把大照明灯对住他的帐篷,看他光着跑出来的景象。大家越说越激动,不留心被他打了一把好牌, 狂骂声中收场。晚上也没人起来实行这个夜半鸡叫,不过来日方长,这个希望还是有的。
朋友打牌聚会久了,经常会分派别,最好的是男女对战,否则大家会就这个夫妻打手势讲暗语做各种各样的猜测,尤其是一对自认经常在被窝里打牌的夫妇,他们如果赢了,那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所以很自觉地自动拆伙。男女对战是很好玩的景象,因为一个看着一个地夫妻俩反目成仇,伉俪间背信弃义,夜夜上演。我的拿手好戏自然是对某人很横地叫喊,你快点快点,怎么还没有洗完牌,换人换人;你别发牌,你发牌我要发病了;还没清完?看清楚牌没有?叫朋友呀?反不反牌?快出快出,不许反悔!你反悔我不打了!...写下来,觉得很对不起某人,上了牌桌,老婆就变脸了。
我是知道自己这副嘴脸,
打牌很不利信教的人。因为经常会听到有人惨呼,我的主啊,用非常的亵渎神灵的口气说出来的。然后很久以后大家还要津津乐道地讲上回把谁谁谁打得那个惨,主都打没了!
我们的牌是跟着我们看过不少风景的,反正有我们足迹的地方一定有我们鏖战的踪迹,虽然打得不好,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和不同的朋友打过不同的牌,和交友本身好 像也有关联。灯火通明之下,大家放松了,挽着袖子不伤大雅地过着节假日的晚上,也是一乐呀。既然对得起一乐,就不那么顾得了三多了。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

-
方言闲谈(1) 关键词:楼、六、绿、陆、肉 每一种方言中都有一些同音字,而这些字用普通话发音却不同音,比如广州话中的“黄”、“王”,与武汉同属湖北的荆州话中的“船”、“床”,黄陂话中的“月”、“热”。所以在广州一个单位有人姓王,又有人姓黄,称呼起...
-
看了那么些和小说相关的书,最好看的,也是最中立的是一本旅游书,大概能翻成《达芬奇密码旅行指南》。开篇起,和小说结构一样,从卢浮宫谋杀案开始,随着主人公和反角的足迹,把书中出现的名人轶事历史古迹闲话,不带太多感情色彩地介绍了一番,看来比讨论其他的理论话题更轻松愉快,我也就学着再看...
-
前言倒是很顺利,虽然翻的时候觉得热血沸腾,跟看电影一样的亲历海战的激动。心里在更进一层了解这一段故事史实的时候,更加深了对这本书的喜爱。能把史实写成跟小说一样激动,而且还能层次鲜明地表达出主要人物的行动,分析人物动机,然后冷静清醒地检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联。 第一章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