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4, 2010

浪漫湖边--《湖边小屋》和芝加哥的影片印象


春暖花开,心情愉快,最近看电影看电视看书,成天开心。夜里看着满树梨苹果花,梦幻一般地雪白,郁金香盛开,草坪翠绿,不由得人不心情愉快……

然后,又是在图书馆里看见有这个《湖边小屋》 (The Lake House》,一直有心看这部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和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在《生死时速》之后第一次合作的浪漫情节剧,也算机缘凑巧,看到了,就借回家,借着长周末晚上把孩子们和老公赶走,一个人好好欣赏一番。

一般我喜爱的多是喜剧或者动作剧,类别很广,但通常对浪漫喜剧的胃口很挑剔,不过,我得承认,我喜欢桑德拉·布洛克。她是那种智慧而又普通的女性,不是绝顶的美貌,比邻家女子更精致更美丽一些,但是更多的是内在的真诚和智慧,而不是外貌的甜美和吸引力,我几乎看过她所有的作品,不是都能接受,但是对她个人是丝毫没有反感过。这一次,和基努的合作,真正地打动我的是他们之间的银幕上的相互吸引,对人间情感的不可捉摸不可把握的温和地真挚的尝试,那一种感情很温暖,很人间,很浪漫。

我真的没有意料到我会这么喜欢这一部影片。我一般会对这类偏“琼瑶”的电影相当反感,觉得天下怎么可能就有这样的事发生,什么可能的事都给俊男美女占去了?而且时空穿越的作品很多时候,会让我感到勉强和强求人物去合乎剧情发展,而不是人物性格的完整描述,且不去追究人物安排,配角的存在都是为了主角为了故事而单纯存在的契机。这故事里,两个主人公的交流的发展非常合情合理,中间的相互陌生、戏谑、到感情发展,男主人公通过信中的线索见到女主人公,心中明白女主人公不知道他存在时的动心和自制,到两个人不自觉地为对方动心的单纯的交谈,两个演员真正把我带进了他们的身份和戏剧中。他们的分手和见面,每一个情节都可以推敲(当然,不能深究时空交错的细节),可是为了这一份情感的高潮和低谷,两个人忍耐和等待和期望和焦虑,都在温馨的故事里慢慢地推展开来。当然,故事里又一次地利用我最喜欢的简·奥斯汀的小说《劝导》,也是令我对电影无比好感的原因之一。

男主人公生活在过去,他父母的离异,母亲为父亲成功的付出已经父亲的冷酷,使他向往着重新归建自己对人生对未来的控制,但是他没有未来,至少在他发现未来以及为了未来而不得不放弃希望之前,他的未来都在过去中徜徉。女主人公控制着自己的未来,和她周围几个人 的未来,可是她的矛盾在于,是继续等待那可能的未来,还是和目前的可能建立未来?她的选择是她的主动得到的,因为她对人生对周围对事物的主动,使她的情人们都是在被动地接受她的选择,肝脑涂地,心甘情愿。桑德拉的魅力就在于此,她一点也没有那一种叱咤人生,威风八面的内里和外表,她和男主人公的交往,几乎是不自觉地在信中表达出一个自尊自重的女人的自有魅力,男主人公对她的一见钟情,有命运的指南,也有被动接受幸运的沮丧,因为他也不愿意改变命运,也不具攻击性来改变命运。最后的改变,还是在桑德拉的女主人公手中,可是,她也是幸运地有很多因素指点着她的每一步,似乎冥冥之中,有着这样的力量,无形地推动着生命中的每一个齿轮。

故事发生在芝加哥。芝加哥的俗称是“风城”,wind city。地处美国中西部,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几年前在圣诞假日时,我在沙发上第多少次看完《亡命天涯》后感叹自己坐行千里时,就感叹过电影里对芝加哥外景的利用,很不错。在这部电影里,风景那么的吸引人,几乎令人想到芝加哥去旅行了。男女主人公在不能跨越时空见面时,约定对方去看芝加哥市景里星星点点,故事发生过程中的风光,都是非常出色地表现出浪漫电影里的美丽背景。春天到了后的小街里的树木,窗口的设计,楼房的变化,市区内高楼林立但一点也不肮脏杂乱的画面的截取,尤其这一栋湖边小屋。小屋是为电影专门修建的,电影拍完后就拆掉了。在一个小湖边,离市区有一点距离,不远不近,近到可以轻易交通往返,远到可以远离尘嚣,面对自然。四面全是玻璃的屋子,没有隐私。和外界的交流时两人老旧的车辆,和这个孤零零的老式邮箱,邮箱上的旧式把手,有信了,就让把手竖起来,信箱空了,就让把手平下去。两个孤独的灵魂,在这把手的边上等待着命运可能的明天……



春日的夜晚,后院静静的雪白花树下绿地,没有风的温和的夜色中,我大概还是有这么一个浪漫的琴弦在心里拨动,觉得人世间还是会有浪漫会有等待和等待的未来。

Tuesday, May 18, 2010

看吃遍天下的人的感受

昨天到图书馆,又看到李纯恩的书。我对他的吃法很有兴趣,于是把《吃在北京》《吃在上海》又借回来,然后看见旁边有一本《吃在日本》。觉得有趣,于是一并借回。

北京上海的吃食是看过的,又翻一遍,发现任何东西可以学而时习之的,都很对感觉派的胃口,看得津津有味。翻开《吃在日本》第一页,很有感触。照抄了来,一起看看……

“日本人对饮食的执着,有时令人费解。他们可以几辈子守着一间小铺,专卖一种食品,比如一碗拉面,比如一种寿司,甚至一碗红豆沙汤圆。

做的人一丝不苟,即使是一种简单不过的食品,也是战战兢兢,恭恭敬敬,三辈子前的人怎么做,三辈子后的人依然做得分毫不差。煞有介事,使人认为,那样食物,已然化作了一种精神。

吃的人也一丝不苟,即使是一种简单的食品,也细品满嚼,奉若神明。三辈子前的人如此品位,三辈子后的人依然吃的那么虔诚。煞有介事,使人以为,那样食物,已然化作了一种寄托。

论烹调的方法,日本人当然不及中国,但论对食物出品的认真和坚持,中国人则不及日本人。尤其在今天,中国的百年老餐馆愈搞愈糟糕之际,日本人依然可以几辈子人专心致志地炸一块猪排,烧一串鸡肉,煮一碗拉面,这一份坚毅精神,足以让许多浑身油啧脏兮兮,只会夸夸其谈的中国大师傅汗颜。

也因为这个原因,日本的烹饪方法虽不及我们多,但他们保留下来的说法却不少,一街食店,遍地故事。他们没有像今天的中国厨师那样天天想着推陈出新,天天想着开新铺子。他们只顾眼前这一摊,事情却反而因为简单而天长地久都办得那么好。”

Monday, May 10, 2010

排骨秘方(转帖,网上抄来的)

简单的三个步骤:
一.干料制作及用途:
比例为七份红糖( Brown Sugar )
两份干辣椒面( Chili Powder 我用的是CaliforniaChiliPowder )
一份精盐.(如喜欢蒜味重的,这时也可撒上点蒜粉)
三样混拌均匀,排骨分切成两半,
撕下一大块锡箔纸垫底,把排 骨放在上面,用混合的干料均匀的揉抹在排骨两面,密封锡箔纸, 留下一面的口,放冰箱冷藏室腌卤一小时以上(最好时两小时左右)

二.湿料制作及用途:
六至八勺淡酱油,三勺蜂蜜,两勺料酒,半头蒜剁碎,以大勺醋,二至三勺水, 混拌均匀成汁待用.
腌卤两小时左右的排骨拿出来,把湿料汁顺着敞开的口,排骨的底部一勺一勺的灌进去(湿料汁平均灌两包的排骨),再密封好,不露汽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三.烤排骨.
烤箱定位375度,烤大约1小时至1小时30 分钟,肉脱骨就好了.切成一跟一根的就可上桌了.(如口重的话,可再将剩下的汁浇到排骨上)最大特点是连蒸再烤.所以烤出来的排骨是:香甜少辣,细嫩酥软. 蜜汁可口.

*******************************************
网上找到的,周末就尝试一下,效果很好,只是肉太多了,吃得难过。不过,大家可以一试,挺容易的。

Thursday, May 6, 2010

母亲节晚餐

From: 老公
Sent: 2010, May, 06 3:16 PM
To: 老婆
Subject: Where to have dinner on Sunday?星期天哪里吃晚饭

Mother's day母亲节。(哦,还记得呢?)

老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om: 老婆
Sent: Thursday, May 06, 2010 4:04 PM
To: 老公
Subject: RE: Where to have dinner on Sunday? 继续:星期天哪里吃晚餐

Home. your cooking is the best! :)) 在家。 你煮饭技术大大的好啊,老公!(我的马屁技术也不差)
BTW, it's the busiest the day in restaurant business. I don't want to be part of that. 另外,母亲节从来是餐馆最忙的一天,我不去凑热闹。(这是事实)

老婆

———————————————————————————

From: 老公
Sent: 2010, May, 06 4:07 PM
To: 老婆
Subject: RE: Where to have dinner on Sunday?继续:星期天哪里吃晚餐

Oh dear. I can cook on Saturday and treat you on Sunday. How does that sound. You name the restaurant and I call to reserve.哦,亲爱的(亲爱的?他叫谁呢这是?)我星期六煮饭,然后星期天带你出去吃。听起来怎么样?(当然不错了)?你点名我去订座。(噢!)

—————————————————————————————

From: 老婆
Sent: Thursday, May 06, 2010 4:11 PM
To: 老公
Subject: RE: Where to have dinner on Sunday? 继续:星期天哪里吃晚餐
Oh well, if that's the case. Can we try the Japanese at Sushi Boat?哦,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去吃日本餐,寿司船?(实话实说,好像半推半就的时间太短了点)

I am pretty full today as I went out for lunch with friend. 我今天吃得很饱,中午出去和朋友吃了一顿。(大老实人啊!)

———————————————————————————

From: 老公
Sent: 2010, May, 06 4:15 PM
To: 老婆
Subject: RE: Where to have dinner on Sunday?继续:星期天哪里吃晚餐

This is something I always don't understand. What's today's lunch having anything to do with Sunday dinner? We are talking about Sunday dinner, not today. 这就是我死活不明白的地方。今天中午的午餐和星期天的晚餐有什么联系?我们在说星期天的晚餐,又不是今天的晚餐。

———————————————————————————

From: 老婆
Sent: 2010, May, 06 4:54 PM
To: 老公
Subject: RE: Where to have dinner on Sunday? 继续:星期天哪里吃晚餐


你现在还不明白你太太的跳跃思维,你就没治了!嘿嘿!我想说的是,现在吃得饱饱的,脑满肠肥,当然不想安排星期天的晚餐!

你笑死我了!

Wednesday, May 5, 2010

数学天才的事业及金融行业从业未来

法布里斯·图尔Fabrice Tourre在四月之前只是一个无名的高级投资公司高盛的投资经理,高薪(年薪两百万),年轻,野心勃勃,他和其他的同行似乎没有任何不同。突然一天醒来,他的名字几乎成了金融风暴暴露出来金融行业的高级职员贪欲、无耻、暴利和没有良知的代名词。

今年三十一岁的图尔是法国人,二十二岁时从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学院(Ecole centrale Paris)数学系毕业,第二年在斯坦福拿到硕士后加入高盛。高盛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银行,到二十五岁时,图尔已经是高盛最有前途的资产抵押债券部门的高级经理。当时高盛在美国的房地产最鼎盛时正是一切中心,一时他的生活工作一定是风生云起。他在2007年为高盛代销的一个衍生金融产品,“算盘-2007AC1”成为这次美国国会听证会的中心,他为之工作的高盛也是听证会的重点调查对象,而证监会更是为这一产品提出诉讼。还有广大高盛的投资者也已经开始了诉讼活动,中心也是误导客户引起损失。于是图尔和高盛一时又成为金融检讨调查的中心,天天在报纸电视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们的行为和历史作辩护。

高盛名字在美国证监会的起诉单上出现,不是令人吃惊的消息,但是还是很大的消息,以致高盛向市场宣布公司上季度超越一切预测的巨额利润时,仍然抵挡不住市场的负面影响,股价一路下跌。高盛不是一家普通的银行,它是银行行业中利润最高的投资银行和证劵交易公司。它的主要运作在于以公司政府机构和基金和退休金为主的融资市场的中介,每年的收入来自于巨额的投资中介金和代客户操作融资投资的管理费用,从它每一年的利润来看,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一个暴利的市场,不能不承认,这,真正是资本主义的最高中心,和资本主义的心脏所在。证监会的指控,在金融危机尘埃落定后的第一件最大的最有影响的案件,明显标志着美国金融改革的开始。

次按本身不复杂,就是无工作无收入贷款,美国各大银行放松管制在金融泡沫中鼓励不能也无力购买房屋的人士去贷款,转身将次按做批发处理, 在债券市场出售。因为次按的风险因素,一般回报比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利息要高,而以高盛为首的美国大型投资银行从中赚取高额的佣金推行这些产品,在高峰给公司和投资者高额利息,但因为没有真正的基础,最后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引起三十年代大萧条之后第一次席卷全球的金融融资危机。

但图尔和高盛被美国证监会起诉出售的,是更复杂的衍生品,资产抵押债券 (ABS asset backed security)是房屋贷款债券的一种,类似房贷的互惠基金组合, 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则是衍生的保险条约,用于保障公司拥有的房贷投资组合的负面回报,减轻风险。但是用于反方向,就是赌博市场的运用,保障在房贷组合不能带来正面回报时,还能得到近于赌博似的暴利。

根据证监会的起诉,2006年高盛的房贷债券部门即开始了一系列的“算盘”组合,对市场的未来并不看好。但是,高盛将自身赚取利润的目标放在为客户服务至上,在利润至上的指导下,在利益冲突中,违背客户服务原则,蒙骗客户。由于衍生产品的复杂性和独特性,非常难以管理,需要很专业的投资管理进行组合,而在没有任何监管的松散环境下,形成了华尔街不顾一切追求利润而造成市场崩溃的大环境。高盛和其他公司,允许市场的投机者,利用复杂而没有管制的产品,谋取高额利润。证监会虽然没有明示,但是国会听证会的议员们,没有那么多的外交及法律限制,一言道出证监会影射的事实,华尔街已经成了赌场,只顾利润和奖金的刺激下,上下从业者不顾客户及市场大众利益,推动金融危机到达不可控制的高潮。

高盛不肯认罪,认定自己是没有客户信任,不可能这么快恢复高额利润的事业。而在法律面前,很难在法庭确定他们有罪的法案。但是,细细评析,高盛已经是输掉了一场民意战。2009年,在美国付税人救市挽救了大多数美国银行后,高盛即恢复了高额奖金奖励制度,拿出一百一十四亿美金奖励员工,平均每人七十五万美金,在美国政界和民意中遭到极大反感,所以证监会起诉案出台后,报纸新闻纷纷扬扬,一时目标直指高盛的贪婪‘毫无收敛的自我利益保护和傲慢及自私的文化。

“算盘”系列中只有一单被证监会拉出来,有很多原因,但是不得不提到这单生意中最重要的另一个参与者,约翰·鲍尔森。他和美国前任财长亨利·鲍尔森没有任何关联,他们都是华尔街的产物,但是约翰是一个在华尔街比较少见的低调人物,不太在新闻里曝光,如果不是这次起诉案,他很可能都只是圈内从业者的知名人,而他的知名度也是随着次按的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而提高的。从2006年起,鲍尔森的私人对冲基金一路卖空CDO衍生品,赌博市场会很快见底,结果成为危机中最大赢家,三年之内,基金的资产翻了三倍,2007年一年中的利润高达一百五十亿,个人收入四十亿美金。惊人的数字,更惊人的是,鲍尔森对冲基金的资产在危机之前只有一百二十亿。

鲍尔森根据自己的分析,认定次按市场过热,只能是大规模的推欠,到房贷债券分文不值。他在2006、2007年
先后找到各大投资银行组合投资。他最初选择的合作者,是他自己曾经工作过的这次危机中被清盘卖给摩根大通的贝尔斯登投资银行,命运的扭曲就在这儿,贝尔斯登在次按中有太多的拖欠房贷而破产,但是和鲍尔森接触的交易员拒绝和鲍尔森合作,原因很简单,这个生意太过不地道。不违法,但是很难在从业者的个人及公司的职业道德上很清白,一定会解释不清,成为财经杂志的封面丑闻。

没有贝尔斯登,还有其他投资银行,高盛的图尔,这个数学天才很快理解了需求,毫不犹豫地开始与鲍尔森合作。证监会起诉最有力的证据,也是这单生意最大的争议就在于,鲍尔森是挑选投资组合的组合人。他挑选的几乎都是从后来次按重灾区福罗里达、内华达、亚利桑那及加州的最容易被拖欠的房贷,图尔及高盛略加修正,然后推销给其他大银行。最大的对家就是从荷兰银行手中接收过来债务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在这单“算盘”中损失八亿四千万,苏格兰皇家银行危机中濒临破产被英国国会被迫救市,这次诉讼案开始后,英国国家也宣布开始他们自己的调查。和鲍尔森合作的另一家欧洲大银行德意志银行,他们组建的衍生品不能全部出售,银行自己成为鲍尔森对家,损失五亿美金。德国,也宣布开始调查高盛的交易。

高盛不是没有对市场的怀疑,从证监会出具的证据中,有高盛债券部门经理表扬部下出卖有一单生意后的电邮,称他们“从干柠檬里挤出柠檬汁”,另一个高层经理更是坦率,在电邮里称这些为“狗屎生意”(shitty deal)。而图尔的一系列公开的电邮,更是绝对表明他个人对这些生意的深度不信任。可是,赚钱才是第一,短视和贪婪的文化,让他们所有的人制记得一个目标,利润。那么,他们做错了什么?高盛理直气壮地询问,他们是保守的中间人,但是,华尔街,已经不是有那么清白的名声。不违法但是只追求利润,是什么后果已经是清白地写在历史上了,无论证监会能否给高盛定罪,都会给美国金融改革和严格管制带来正面反响。

而对于以后学生的选择,似乎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快的。在九十年代前,很少有人会预测金融行业可以是数学科学高材生的最大最有利润的出路。从八十年代开始,曼哈顿开始大量吸引最出色的学生进入金融行业,最大的原因,毫不奇怪的就是金钱。没有任何其他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可以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相比较。利润惊人之高,比如高盛和各大投资银行的中级管理人员如图尔,年薪百万,奖金超过年薪,这些高材生多数从美国最好的学校毕业,大多会有高额的学生贷款,进入华尔街,实在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现实压力。而从事数学行业本身,能有什么样的前途可以与之对抗?

每一个出色的高材生加盟华尔街,为投资银行设计下一个最赚钱的模式时,世界就少了一个人才为全球转暖工作或者少一个人解决我们面临的生存社会的需求。可是,当2004年起,高盛成为MIT毕业生最大的雇佣者时,这一模型已经深深刻入当代学生脑海,影响他们的从业选择。真正起变化的,是金融危机之后,高盛、摩根大通、花旗及各大投资银行面临着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工关危机时,对冲基金经理才失去了闪闪发光的形象,从美国自由市场的英雄一落千丈到社会的最不可忍受的贪婪的代名词,大概,这才是学生回归到正常从业渠道的开始。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