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8, 2010

《怒海争锋》——电影里的音乐

Bach's Cello Suite #1 (Bwv1007), 1st movement - Prelude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无伴奏组曲BWV1007 - 第一首 前奏曲

最近在图书馆里借来一套100首最著名的巴洛克音乐的CD。中间听到这一段,非常动心,在车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总感觉在什么地方听过的。果然,前晚在翻电视台时,正好看到《怒海争锋-极地远征》中奥布瑞舰长(Captain Jack Aubrey)和马图林医生(Doctor Maturin)两人在船上合奏的一段。电影里是用的马友友的演奏,比这个视频更深沉更动听。当然,我是音乐门外汉,只能说感觉,至于怎么好,却是完全的茫然了。

于是,我在网上左右翻腾了几遍,想找到这段音乐,自己留底,随时欣赏。结果是,根本就没有找到好的音乐下载,只能指望土豆网,果然最后还是土豆网达到效果。谷歌的网站倒是有,但是根本不可能指望转贴。找我想找的音乐这种事情经常令我头疼万分,想来还是我够小白吧。

说起电影里的音乐,看到网上好些人提起的电视剧乱用音乐的事。我真的是非常佩服,看电视的时候,能够轻松地找到音乐的出处,比我看电影电视的迷糊,有着天壤之别。说起借用的事,外国电影电视里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不是抄袭,而是对古典著名音乐的运用。比如,古典题材的电影,经常使用西方古典音乐和布洛克音乐穿插其间,其实也是一种功力,运用得当,一般是事半功倍。但是,对人物背景,故事历史环境不理解,不下工夫,一样也不能够得到效果。

比如这一段音乐,真的运用得当。我在网上寻找,倒也不是浪费工夫,找到这样一段介绍,就照搬过来:

"巴赫的这一套组曲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为当时在克滕宫廷内的两位古大提琴演奏家阿贝尔与李尼希克而作,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 度上都举世无双,它采用标准的古典组曲形式,即集数种古典舞曲组成。自1901年被卡萨尔斯"发现"并介绍给全世界的听众以来, 它们便成了无限意义的延伸,更被誉为演奏家技巧与修养的试金石。这套组曲原谱没有速度标记,现在这套组曲的速度标记有多种,由历代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所标, 公认的版本是19世纪著名大提琴家H.贝尔卡所标,卡萨尔斯所标版本也极为重要。

巴赫的这一套组曲共有6套36首曲目,包括六种风格各异的舞曲:序奏、阿勒曼德舞曲、库朗舞曲、萨拉邦德舞曲、小步舞曲、吉格舞曲。这些都是当时欧 洲流行的舞曲样式。它被誉为是大提琴界的圣经,几乎每一位著名的大提琴家都会或公开演奏或灌录唱片。其中卡萨尔斯(1876-1973)、富尼埃 (1906-1986)和罗斯特洛波维奇(1927-2007 )的版本较为出色。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组成均有统一的格式:

六组三十六首作品按照当时流行的法国风格组曲所组成。每首组曲在曲式上包含6个快慢不同的乐章。

不同于其他乐器的组曲和奏鸣曲,巴赫在这里构建了一种更加循序渐进和连贯统一的风格,每首组曲在结构上都按照严格的曲式谱成。而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乐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是交响曲的先声。前奏曲、阿列曼德和库朗特往往构成一个不规则但内容统一和连贯的快-慢-快结构;其后是慢速的萨拉班德,该乐章的音乐性格和内容都在组曲中明显的与其他乐章不同,而这种特点更是未来交响乐或奏鸣曲柔版(Adagio)乐章的预示;其后的小步舞曲或其他三拍子快 速舞曲在曲式和音乐情感的发展上连接了前面慢速乐章与终曲快速乐章吉格(Gigue)。"

影片中还有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及其他古典音乐,主题音乐反而不是那么给人以深刻印象了,虽然在影片中的激动人心的激战场景和激励士气的音乐也还中规中矩,只是在巴赫的传世音乐声中相形失色而已。

No comments: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