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30, 2011

十七英里海滩

没有到旧金山,就大致有一个安排,要去什么地方。旧金山至少一天,慢慢逛逛,上上下下的细细走一遍;要去纳帕山谷;要在圣荷西附近去看看谷歌、苹果和Facebook的总部;还有,要去Monterey蒙塔雷市。

到加州之前,天天看预报,怎么看怎么下雨。冬天时加州的雨季,大部分雨都是在冬季下的,蒙塔雷海湾的蒙塔雷市,每年十一月到第二年四月,把一年的雨下光,那么圣诞节期间,也是阴雨绵绵的时候。我们在酒店醒来推窗一看,太阳出来,阳关灿烂,满眼的绿意,马上改变只在周围转转的念头,驱车直奔蒙塔雷。

这是蒙塔雷城市中心海边的恋人角海滩,下车看见海滩,大家就蜂拥至海边拍照。开车从圣荷西往南,到了海边,就远远可以看见海岸弯弯曲曲的蜿蜒而来,几乎在对岸地方,可以远眺蒙塔雷城市的海岸线。加州冬季的海岸线在阳光下是那么明媚,海边因为风大,不会有太多的高树,但是有的,还是那么郁郁葱葱。

我们这些几乎从北极来的人,看惯了冬日长久的枯黄的树木和草地,看着扑面而来的绿意,简直有点不知所措地开心。唯一要说的就是这里没有任何圣诞节的气氛。虽然店家关门,有人家门前的树上挂着灯饰,但是,圣诞节还是在北国的冬天里,更有白雪皑皑灯火璀璨的浓厚的节日气氛。这里还是四季如春的一派自然……

蒙塔雷最有名的,是这里的十七英里海滩。沿着海岸线,居住着很多名流富豪,也有很多当地公务员管理人员退休的居所。自然环境如此之美,当然会吸引无数住客。这是Carmel by the Sea,是小镇的一角。白白的细沙,让孩子们脱光了鞋子,高兴地冲到海边,挽起裤脚,等着海潮一遍又一遍地冲过来,不厌其烦地看着大海,满心的欢喜。

西班牙海滩。海滩上鹅卵石大大小小地被海水排在岸上,整整齐齐地自然地面对海岸和海水。隔着公路,就是十七英里海滩最著名的三个高尔夫球场之一,份外地浓郁的绿色,陪着路这一边的蔚蓝的海水。海浪里还有不少的冲浪的人,海边礁石上大大小小肥肥的海鸟们,毫无畏惧心地看着海边的行人,很是悠然。一群海狮,懒洋洋地摊在海滩上晒太阳,偶尔会发出一两声“嗷嗷”的响亮叫声或者拍打一下它们的尾巴,表示它们很享受的意思令人看了非常羡慕。小树林里的小鹿,刚刚在路上慢慢地行走,看见车来了飞快地跳进丛林里,一眨眼就消失了。

蒙塔雷城市很小,大约仅三万人口,可是因为气候宜人,冬季温度最低不过十六度,夏天最高二十二度左右,吸引了很多富有的家庭在海边居住。小城也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最有名的大概是约翰·斯坦贝克。现在有什么名人不是太清楚,但是据说靠海岸的十七英里海滩,是美国最富有的居住区之一,有很多电影明星在那里有住宅。

时间不多,孩子们还想去看看水族馆。于是离开十七英里海滩,到市区中心的水族馆。水族馆里,管窥神秘的海洋世界,总是能令所有的观光者感叹无比。海底世界,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瑰丽,那么的不可知。一个巨型的两层楼高的玻璃隔起来的水箱里,成群的沙丁鱼们,好像旋风一般不停改换方向,流线一般地在水中滑翔,海底的海草们,随着海浪翩翩起舞,任鱼儿在它们之间穿插流动,海风海潮将整个水箱里的动物植物轻轻地拉过来推过去,让观看者仿佛是在看一场精心安排的水底艺术表演,无休无止地不断重复,不断重复,不断重复。好像生命也是在重复中渐渐地拉长,轻柔地挥舞着无声的水袖,展示着最无意最平静也是最神奇生命的一面……海底世界的灿烂瑰丽的颜色,大自然世界很自然的创造,远远超过艺术家费尽心机的复制。

夜静中才回到住所,加州第一日,非常美丽。

Saturday, January 22, 2011

什么样的中国妈妈--不想读书,只读摘要

前两天朋友送我一篇在华尔街日报上登的文章,叫作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Can a regimen of no playdates, no TV, no computer games and hours of music practice create happy kids? And what happens when they fight back?《为什么华人母亲更出色》,是她新出的一本书的摘要。

作者是Amy Chua蔡美儿, 目前是耶鲁大学法律系教授,有两个漂亮出色的女儿。我把她的文章转过来,用我非常有偏向的意思略略总结一下。实在是非常让人有感触的一篇文章,一时舆论纷纷。。发表之后,她的书马上上了流行榜,而这篇摘要几天内就有了五千多评论,转载的文章同样也吸引了很多争论。老大,有朋友给他看了,小猪,他老师,洋人,娶了华人太太的老师,给班上学生看了,班上不少华人后裔。我朋友,两个朋友送给我链接,我送给某人。感觉是,很多华人家长孩子都看了。

蔡美儿是菲律宾华侨的女儿。我看到网上有一个视频,是她上一部书出版的时候的采访。从采访中看,她家庭在菲律宾属于上层华侨,在菲律宾的有钱人。她出身很好,自己也很出色,常青藤学校哈佛毕业的律师,做到耶鲁的法律教授,出版过两本书,是她研究的方向,国际贸易法律方面的书籍。这本书,是关于她教育两个女儿的故事。女儿现在一个十八,一个十五。

有些东西,我很点头赞同。比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比较会寻找容易的途径,那么父母应该指导孩子,把勤奋工作学习的习惯帮助孩子从小培养出来。另外西方教育中,有对于孩子比较放纵,甚至害怕管制的趋向,可是,不能任由这种自由放纵给孩子借口不去为未来努力。还有其他的,我一时也想不起来,等我想到了,再加。哦,她自己无疑也是律己极严严肃认真做事的人,不然,不会这么年轻,就能够有此成就。她走到今天这一步,不能不让人敬佩她的严谨和勤奋。

但是,嘿嘿,我为什么这么会但是呢?这是一个严肃认真的问题……

蔡美儿有两个女儿,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她花了很多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培养她们指导她们教育她们。她给女儿们很多限制,比如不可以有 playdate(孩子们约好了一起玩几个钟头的一种约会),不可以sleepover(孩子们到互相家里去住一晚上的安排),不可以参加学校戏剧表演,不可以抱怨不能参加戏剧表演,不可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不可以自己选择课外活动,不可以得A以下的分数,不可以戏剧和体育两科外不是第一名,不可以学钢琴和小提琴之外的任何乐器,不可以不弹钢琴或拉小提琴。

她认为中国妈妈只是一个很不严格的定义,可以放在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等新移民妈妈身上,因为大家都分享同样的价值观,教育出出色骄人的儿女,比西方母亲更骄傲;中国妈妈可以对儿女严格要求,而不会像西方母亲那样被负疚感纠缠,可以对孩子说非常不可以被西方人理解的话,而没有任何后果。她举了一个例子,她自己小时候对母亲不尊重,爸爸骂她是“垃圾Garbage”,她很受震动,从此改变而毫无憎恨父母的情感,于是她用同样的语言骂她的女儿,得到同样的结果。她认为中国父母拥有孩子的一切。她还认为作为中国妈妈,她们信任她们的儿女是最好的,于是她们可以要求儿女做出努力成为最好的。在她们成为最好的之前,她们一定会反抗,那么你继续下去,因为你知道你是为他们着想,一旦她们也开始成为最好的,她们就一定会忘掉那些痛苦,而欣赏母亲强迫她们做的一切,以及她们一起共同经历的一切。她又举了一个她小女儿成长中的例子。

蔡美儿的小女儿露露七岁的时候,有一回需要练习一段钢琴练习曲,需要两手配合,各弹不同曲调,然后一起配合。露露(Lulu)怎么也练不好,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先练单手,然后两手,一个礼拜下来,露露怎么也不能够两手配合,总是弹错,于是又是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到下一次钢琴课之前,露露开始反抗,对妈妈说,我做不到。no,妈妈拒绝接受,你一定要弹!露露拒绝,可是蔡美儿逼着她坐到钢琴面前,再练再练再练,直到炼成为止。

露露被逼回到钢琴前,就把练习谱给撕碎了,蔡美儿把琴谱粘好,放进塑料套里,不让女儿再撕碎,然后继续逼着女儿练琴。当露露拒绝时,她就威胁要把露露最心爱的娃娃房子捐到救世军去。第二天,露露挑衅她,我以为你去救世军了呢!蔡美儿继续,威胁一天一年不给吃午餐,没有礼物,没有生日晚会,指责露露不会是因为她就是向妈妈显示我就是不会!这时,她先生把她拉到一边,问她,你有没有想过露露可能弹不了?不可能,她姐姐这么大的时候就可以。那也许她和姐姐不同?不可能!蔡美儿很坚决,一定可以。我来做黑脸,一定做到她能弹为止,不论需要什么!你可以继续你的女儿喜爱的父母,带她们去看棒球比赛,给他们做薄饼。

然后,蔡美儿掳起袖子,继续威逼利诱,甚至不让露露吃饭喝水和上厕所,一遍又一遍,突然,露露会了!她自己也欣喜若狂,母女两非常开心,晚上露露到妈妈床上,两人拥抱亲吻,都非常开心。蔡美儿说,连我先生都佩服我这一次的坚持。

上面这一段摘选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后,很自然议论纷纷。有人出来叫好,认为她说得对,西方教育对孩子太松弛了,也有人出来大不以为然的,认为她这种方法不尊重她的孩子。但是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没有读过她的书,《Battle Hymn of Tiger Mother》,(《老虎母亲的战斗颂歌》)。

名字很像文革的作品,文字,如果和她的摘选一样,大概也是在家中火药味十足。蔡美儿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在培养第一个女儿的时候,索菲亚比较听话,所以一切顺利,而碰到第二个女儿露露的时候,就非常的挑战。露露不太肯接受她的强压方式,反抗起来,于是她有所改变。不过,文中的例子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她一家旅行的时候,在红场吃鱼子酱,露露拒绝尝试,于是她说她女儿是“没文化的野蛮人”,女儿回答她是“一个自私、铁石心肠的母亲”。我看了大为震惊,以为,哈佛高材生,耶鲁教授,难道这么一点基本的对待女儿,另一个平等的人类的尊重的准则都没有?如果看了她强迫女儿学会弹一只很难的钢琴曲,还能够说明她是真心认为为女儿好,让女儿发挥最大的能力,那么,为了强迫女儿接受她认为高档的生活方式,将吃鱼子酱和不吃鱼子酱当作品评自己亲身女儿的标准的所谓标准,实在让人不得不疑问,她究竟是什么样的母亲?

还有,她写这本书的最初初衷和最后愿望是什么?

今天在网上看看其他人的评论,看到了一个读了她书的《纽约观察意见》的书评。书评很不客气,当然了,有人写书,就有人读书,有人读书,就有各自的意见,但是比较一致的意见,不是那么容易达到。蔡美儿的书,可是达到了这样一个境界。中国人反驳她,认为她是典型的海外老华侨的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华人的春风化雨;洋人反对她,认为她挑起纠纷,挑战华人母亲和西方母亲的定义;反正,反对之声不同,不过,感觉还是有基本的共同点,就是蔡美儿缺乏对自身清晰的认识,缺乏同理心(即站在他人角度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能力),很有野心(野心在西方不是一个贬义词),但没有真正的理解做父母的基本道理,追求结果,用结果来衡量她作为母亲的成功标杆……所以,她几乎达到了她写这本书的目的,让读者清醒地看到,按照蔡美儿的教育方法,孩子和她自己固然在她眼里是成功的代名词,可是在其他人心目里,是应该避免犯同样错误的告诫。

千万别跟我说中国人没有这种妈妈当然有,绝不止蔡美儿一个,只是,没有做到蔡美儿这样成功的地步去写书,去拿到八十万美金的预付书款。那么,出版这本书,也不是完全的没有道理。中国也不是出了大量的这类书籍吗?而且,与蔡美儿的待遇不同的是,中国的父母看待这些书,有这样的评论吗?会觉得她对待女儿太过分了吗?我不知道。

她炫耀她的女儿,不无贬抑地提到她的先生带女儿们散步,带女儿们去看棒球赛这些她认为浪费时间的活动,而她的选择,钢琴和小提琴,“是更高级的音乐,可以创造更美的思想”,不监督女儿们一天弹琴至少三个钟头,那些西方母亲是如何地自己去健身喝咖啡让孩子们去浪费时间玩掉一下午的行为,是多么的不负责任。这种想法,大概在最严格的中国人中间,大概也是过于出格了。蔡美儿不会这么觉得,她的愿望可能是让更多的人讨论她教育方法的是非功过,但是,她的态度并没有一分一毫地觉得她做错了什么,她是如此的自信,没有什么人的贬抑和批评,会改变她的态度和想法。

无疑蔡美儿很自豪,为她是一个中国人,中国妈妈自豪,但是她不是中国人,她是华人,是美国生长大教育的华人面孔的华人。她坚持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并不完全是中国人的价值观,而是中国人中一部分的价值观。当然了,我在这里清谈当然容易,真正的培养孩子,一个成功的出色的人类一员,是这么重大的任务,而我们都是如此不完美不完善的人类,是不是应该经常反省一下自己的角色,和自己所作所为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如果蔡美儿有这样的认识和文字,我相信,那么多的贬抑文字,恐怕会有更多同情的心理。

是什么让她如此理直气壮地“蹂躏”她的孩子,让她们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去成长去成形,是不是和她自己成功的感觉有关?我不是太理解,但是,非常地不能赞同,几乎到了憎恶的地步。我非常同情她那两个可爱的女儿。想象一下露露,七岁的露露,没有任何能力和条件对抗一个权威人物母亲的内心恐惧,和被批评时候的受伤的心灵。可能她是一个开放而心态良好的女孩子,能够原谅母亲,理解母亲,而继续她的人生,快乐自由。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自我修复的能力,而且,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青年女子(18-25岁间)的自杀率,以亚裔为最高。会不会和这种文化中严酷的教育方法有关,没有定论,但是,绝望中的没有出路和解决方法,没有最应该帮助她们的母亲的理解同情,很可能是一个推动这种悲剧发生的动因之一。

蔡美儿,至少我没有看到她在心理上试图去理解她的女儿的成功,以及她自己教育她们成功的原因。不完全归功于她沾沾自喜的严格的所谓”中国母亲“的方法,而是她和先生一起共同努力平衡的结果,她自己献身而努力不懈工作勤奋向上的榜样作用,以及两个出色的女儿的自身条件……没有定下心来,好好看看周围每一个人的生活及处世及一切,就为了八十万美金,匆匆忙忙地把自己生活急忙地总结一遍,我希望她能有一天回头看看,而感觉为这么匆忙后悔。哼,那就一定是我的幻想了!

Sunday, January 16, 2011

加州吃过来(二)

到了洛杉矶,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

我们在离开之前就决定不开车,从旧金山到洛杉矶大约开车六个多小时,但是从一个地方租车到另一个地方还车,偏偏特别贵,所以干脆轻松点,坐火车下去。坐车的感受回头再说,但是吃饭就比较地受限制。等到了洛杉矶,从联合车站(Union Station)出来,往前走不远,就到了市中心的酒店,办入住手续就看见周围一片的日本小吃店,跳入眼中的是一家叫大黑家的小店。同行的朋友笑道,这不是叫错名字了吗?大黑家,进去就宰你,宰死人的?笑着办完手续,把行李在房间里放好,出来过街,咦,大黑家门口人最多,进去一问,至少要等半个钟头以上。

跟我们一块旅行的人都知道,小猪的肚子是不肯等的,于是我们就顺着往前走,一家接一家的小吃店,总算大家统一意见,进了一家山水亭。日本快餐格式的小店,狭窄的店面,挤挤擦擦地摆了长长短短的座位和吧台边的吧椅,但是热闹非凡,满满地坐满了人。我们还算好运,等不久就有人吃完,我们急忙坐下,点餐吃饭。

嗯,老大是最挑食的一个,所以我们一路吃过去,几乎都要吃那么几样,比如,炒饭,炒面,炒年糕,等等。哦,点了一份饺子,一人一份餐,我觉得我的最好看,也最好吃。老板听我们讨论的时候,也和我们讲国语,听口音是台湾人,打扫收盘子的是大陆人,炒菜做餐一把抓的女子,看不出来是日本人还是台湾人,做事认真至极。

我点的是蛋饼猪扒饭,挑开上面的一层蛋饼,中间是猪扒,下面有蔬菜和米饭,拌上汁,很好吃,味道很淡可很不错。价钱也不贵。老大点的鸡蛋饭,我们在餐桌上看着那个女子炒的,那份投入,几乎全身心投入到那口锅里,浑身使劲,将锅里的一切很认真地撒上上空,再用锅熟练地接住,一遍又一遍。所以,每一粒米饭都是颗粒分散,毫不油腻,很进味。

这一碗面条真的是好看又好吃,可惜饿了好久,到了跟前,也只能吃那么多……

第二天,就看周围的餐馆,呵呵,我们住的是市中心的日本人聚居地了,周围全是各种各样的日餐食品店。换了一间吃过来,没有前一晚好吃,价格还贵一点。吃了出门玩去了。新年之后还在这附近吃了一顿,实在都是大同小异的店子,可是,大黑家除了新年闭门不营业之外,一开门就是堆满了人排队。于是大家约定,走以前一定要在这里吃一顿,看他究竟怎么个好法。

之后,我们趁雨天,跑去吃了一家云南过桥米线店。店名叫云南过桥园,里面的食品除了过桥米线之外,主要是四川菜,最好的还是凉菜,可以任选三样,六块九毛九。总之是小店门脸,价钱也是小店价格,很不错,就是很辣,爱辣的人,可是适得其所。其他的菜,根本就吃不完,更不敢随便点了。买单的时候,一眼瞥见厨房里热火朝天,可是,看见几个墨西哥人在里面干活。这个倒是少见。最值得推荐的,是他们的凉菜,比如这个牛肉芹菜叶和另一样凉菜


晚上,雨点渐大,我提议去吃鼎泰丰。两个孩子一听说是鼎泰丰,那家我们在上海吃过两遍的餐馆,都很开心。唯一小猪想在好莱坞大道上吃Hard Rock Cafe,被我坚决否决了。雨中穿过洛杉矶,从好莱坞开到东北边的鼎泰丰。洛杉矶已经不止一个唐人街了,市中心的唐人街完全衰败,没有任何好推荐的地方,网上也没有一个推荐。而美食都聚在分散开的几个小区里,而洛杉矶是那么大,每一个区都是一个独立的城市,虽然道路相通,城市相连,但是一开车,一会儿就过一个城市。这一次赶过去,到了跟前很远就知道找对地方了,因为在GPS全球定位机显示快到的时候,周围的建筑就开始出现汉字标识和商店及公司名字。鼎泰丰的位置在一个小购物中心里,周围零零散散的很多小吃店,可是就这家人气旺盛。门口的小姐是墨西哥人,来一个客人,登记号码和人数,然后给你一张定菜单,你可以现在就订好吃什么,等坐下了,很快就会上食品,很有效率的管理,但是,也同时告诉你,我们很忙。要等四十分钟。我们开了三十分钟来的,当然要等了。

等的时候,就很有兴趣地看前厅后面的厨房地方,和台湾和上海一样,都是透明玻璃的,可以看见里面在擀皮包包子包饺子上屉蒸食品,唯一不同的,是里面边干活边聊天的几个人,都是墨西哥人!他们咋看上去和南方中国人还像,手脚麻利地做着中国传统食品。不知道以前是不是也是中国人在那里包包子包饺子的……

他们的清汤面是吃了最好的了,面条清爽,入口略生,但是一点不硬不涩口,棒极了!等我想起来拍照时,就剩下一个蒸鱼饺了。接受教训,下一笼汤包上来的时候,先拍照再下筷子。鼎泰丰的招牌,小笼汤包,皮薄馅靓,一口咬下去,甜甜的汤汁入口那个香甜啊,嗯嗯嗯,我不能想了!



之后吃了另一家推荐的避风塘。避风塘是香港美食聚集地,所以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家以避风塘为名的餐馆。说起香港,最近一个朋友sabbatical,即大学教授每七年可以到世界各地讲学一年,她拖家带口地去了香港,于是天天挑战我,告诉我她每天的早中晚三餐都是如何美食,如何便宜,如何……我就差要实行网络暴力了!反正到了避风塘的时候,还好,人不多,大概不是周末,所以很好。吃的嘛,也很棒。他们这个避风塘炒蟹实在是很不错,值得吃!招牌菜呀。还有鸡松生菜包,鸡肉切成很细的丁,炒好,放进生菜包里卷起来吃,爽口之极。


在迪斯尼玩的时候,点了一支大火鸡腿,满足了自己好几年的向往,结果呢,再也不想吃了!吃的这个中餐快餐,勉勉强强。晚上孩子们要吃墨西哥餐,我们去的一家还凑合,饭食还行,但是,夹在中餐美食的前后中间,就非常之一般了。

临走,满足心愿,到大黑家吃了一顿。那是走的上午,趁着他们还没有开门,站着等开门,第二个进去的,坐下后在后面的,就是等位置了。我们的桌子离门口很近,那些等座的食客们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吃饭,真是久违了的感觉。

东西嘛,很实在,日本人很实在的,一进来就说,这是菜单,不可以兑换任何套餐,是什么就是什么了,要点餐一起点,点完了,一起上。看书看过有人评价过,香港人只要赚钱,没有关系怎么换都没有关系,日本人脑筋转不过来,只能对付这个餐牌,想多了就不行,所以不要去挑战他们好了。果然。



这一套餐,是一份沙拉,一碗鳗鱼饭,和一大碗猪肉汤面!套餐里没有汤面的,另有一碗味增汤,根本就吃不完,一个大套餐,是11.50元。

行了,回家了,一切都是自己做,好像也还好。天冷,自己煮火锅,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也其乐无穷。

Monday, January 10, 2011

加州吃过来

民以食为天,家有存粮,心里不慌,出门想着吃的,干劲倍儿涨!嘿嘿,有我这号的没有?出门研究天研究地,研究住宿,研究出游,研究玩,一定不忘了研究吃!然后某人很认真的说,你真爱吃!我就不高兴听了,我不爱吃,可我爱研究美食,到一个地方,没有吃到,或者没有找到当地美食,岂不是冤枉?当然啦,我的字典里,冤枉的东西很多,不冤枉就代表着既然来了,那就要看那就要玩那就要如何如何,于是怨声载道也昂首挺胸地大步迈过去,坚决地精神抖擞地玩个彻底!

出门前就开始琢磨,琢磨的东西挺多,旅行细节,我说过,不是那么好玩,大都是烦心事,比如哪天在哪儿,住在哪儿,吃在哪儿,怎么去玩,中间又怎么连接,但是一琢磨到吃,就很容易看着网上的文字流口水。要说,网络真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次,是我们第一次旅游到以前去旅游过的地方。可是,因为现代科技发展,尤其网络的变化,我们旅游的方式和上一次,有了很大的差别。上一次,我到图书馆去查资料,记下一切可能用到的信息,抄录在笔记本上,到了地方,带着在电话上定下的住宿和租车的合约,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在地图上认真地查找出来,然后一个人开车,另外一个人看着地图,盯着路标,紧张地找到地址。这一次,在网上找到资料,带着手提电脑,带着GPS全球定位系统往车上一插,跟着它几乎没有找不到的地方了。

出门前和出门后,还能不停地寻找信息。可是,吃的,很重要,但也不那么重要,出门前找到,出门后就够了。还没有到加州,就能意识到,加州,和温哥华一样是华人聚居的地方,有华人超于常态聚居,就一定有超于常规的美食。所以,很轻易地,我就找到了很多信息,在哪里吃什么,地址、特长以及价格,非常方便。谁有兴趣,我可以提供我的研究,绝无保留。

在旧金山降落后,就驱车往南,到达山景市(Mountain View)。因为同行的朋友的朋友推荐,后来证明果然是好地方。美国的确不太景气,在这么好的地方,圣诞节旅行旺季期间,酒店价格还是非常的合理,而且,在我们开始旅行前两个礼拜,还有机会订到这家酒店。酒店价格包括一顿早餐。

酒店里的早餐

早上饱饱吃好了,出门就很有精神。我们是圣诞夜出门的,在机场的快餐店吃了一顿。所以,第二天吃到这样的早点,感觉还是很好的。外面阳关灿烂,于是,改换行程,我们当天开到蒙塔瑞(Monterey),加州一个美丽的海边小镇,风光如画的小镇在阳光下万分迷人,可是,圣诞假期期间,没有什么餐馆开门。我们跑到超市,随便买了点东西,边走边吃,在海边在水族馆里高高兴兴地过了一天。晚上,回去山景,打听到还有中餐馆开门,我们就到了岳阳楼,吃湖南菜。
虽然是湖南菜,但是,菜单上有水煮鱼,也有酸菜笋丁炒肉,还有炒年糕,还是中餐组合,整体感觉,很不错,价格合适,味道不错。青菜是小豆苗,第一次吃到。


山景市的岳阳楼,湖南菜

第二天,还是在旧金山城外活动,中午在山景市中心小街上找吃的,那么多选择,随便找一家都可以。这里在旧金山和圣荷西之间,是硅谷的所在地,华人非常多,华人工程师更多,中产阶级城市,食品和选择都很合适。找了一家餐馆,每人点了一碗面,汤面或者炒面,或者炒饭、炒年糕,另送一份沙拉和汤。嗯,人很多,我们试了担担面、海鲜面、菜肉面、肉丝面、牛肉面,炒年糕,炒饭……

山景市中心的餐馆,每人一碗面

晚上?越过马路去吃日本餐,到处的日本餐差别不大,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有鸡肉寿司,对于不吃生鱼的老大,正好。可以想象,他到日本餐馆,一般是肉排饭,或者其他人,汤面。其他喜欢生鱼的,如鱼得水。嗯,这话好像说得不是太对吧?


还是在山景,靠海吃海,日本鱼生


在旧金山的一天,下午开始下雨,越下越大,在雨中,某人坚持在唐人街找到被推荐的餐馆。一般来说,唐人街地租太昂贵,好的餐馆大多在城外的卫星城里,能够在城里生存的不多。这一家还真不错,就是被雨淋过的脑袋走线,忘了拍照了!!!在唐人街中心地带的,叫作岭南小馆,我们到的时候,运气不坏,马上有位置,酒饱饭足出门时,看见前台和厅里,堆满了等座的人……

然后我们到纳帕酒谷品酒,很不幸,到了地方,小猪的肚子熬不住,大家只能就近吃快餐,波士顿披萨店。还是那句话,美国的食品比加拿大便宜太多了。不过,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好介绍的。吃了,继续上路,回来走到路边吃越南餐,越南粉,很简单很随便,在凉气飕飕的夜里吃得热乎乎的高兴。回酒店睡下,第二天打道洛杉矶。

New year and new......

I was half hoping that no one would turn up in tonight's yoga session.

I wanted to go, but I did not want to go. Minus 30 may not be a good day to go into studio with plus 30 degree and humid environment. But I went and kept thinking that maybe no one would go, then, the studio may have to cancel the session. I can not analysis my thinking rationally. Logically, I should have stayed home instead of going and hoping it would not happen.

I guess it just make me a typical human being. I do thing that is good to me. I do the right thing. But I don't find it fun and inspiring and encouraging. I have to find excuses to get myself out the situation. And mind you, right thing is normally the hard thing to do.

Like yoga. Third pose later, I sweat like a pig, keeping thinking, why oh why oh why oh why I had to come to torture myself? Maybe there are people out there enjoy it, but it's not me. I remembered one time when I got on top of the ski hills, I was asked whether I enjoyed it. You kidding me? Of course I did not! I still don't. But I went. Because i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I was in the studio, sweating, stole a look or two at my wrist watch, counting down. It's a very hot session, as a lot of people went. More than normal. I knew that I will come back, but I knew that I will keep cursing while I am in it. So, New year came, the new me never will replace the old one.

Happy New year!

刚从加州回来,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加州,马上就一头扎到巨冷的冬天。昨天开车上爱德蒙顿,第一次见识了什么是“大烟泡子”那种风吹雪起,道路迷蒙的冬天行车状况。路上一段是北风呼啸,卷起雪粒,像风沙一样的漫天雪雾,能见度最低的时候大约只有不到大约二十米,前后左右都是高速公路上行进的车辆,把我紧张得浑身肌肉酸痛,还得到抱怨“多找些麻烦来了!”

路上最惊险的一段,还有某人忍不住地看路边埋在雪地里的车辆,“哦,那两辆车撞上了”,我紧张地回答“两眼不要乱看,紧盯着路上!”老大到了,马上把精彩对话搬到facebook上去,给他老妈现眼……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