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送我一篇在华尔街日报上登的文章,叫作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Can a regimen of no playdates, no TV, no computer games and hours of music practice create happy kids? And what happens when they fight back?《为什么华人母亲更出色》,是她新出的一本书的摘要。
作者是Amy Chua蔡美儿, 目前是耶鲁大学法律系教授,有两个漂亮出色的女儿。我把她的文章转过来,用我非常有偏向的意思略略总结一下。实在是非常让人有感触的一篇文章,一时舆论纷纷。。发表之后,她的书马上上了流行榜,而这篇摘要几天内就有了五千多评论,转载的文章同样也吸引了很多争论。老大,有朋友给他看了,小猪,他老师,洋人,娶了华人太太的老师,给班上学生看了,班上不少华人后裔。我朋友,两个朋友送给我链接,我送给某人。感觉是,很多华人家长孩子都看了。
蔡美儿是菲律宾华侨的女儿。我看到网上有一个视频,是她上一部书出版的时候的采访。从采访中看,她家庭在菲律宾属于上层华侨,在菲律宾的有钱人。她出身很好,自己也很出色,常青藤学校哈佛毕业的律师,做到耶鲁的法律教授,出版过两本书,是她研究的方向,国际贸易法律方面的书籍。这本书,是关于她教育两个女儿的故事。女儿现在一个十八,一个十五。
有些东西,我很点头赞同。比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比较会寻找容易的途径,那么父母应该指导孩子,把勤奋工作学习的习惯帮助孩子从小培养出来。另外西方教育中,有对于孩子比较放纵,甚至害怕管制的趋向,可是,不能任由这种自由放纵给孩子借口不去为未来努力。还有其他的,我一时也想不起来,等我想到了,再加。哦,她自己无疑也是律己极严严肃认真做事的人,不然,不会这么年轻,就能够有此成就。她走到今天这一步,不能不让人敬佩她的严谨和勤奋。
但是,嘿嘿,我为什么这么会但是呢?这是一个严肃认真的问题……
蔡美儿有两个女儿,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她花了很多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培养她们指导她们教育她们。她给女儿们很多限制,比如不可以有 playdate(孩子们约好了一起玩几个钟头的一种约会),不可以sleepover(孩子们到互相家里去住一晚上的安排),不可以参加学校戏剧表演,不可以抱怨不能参加戏剧表演,不可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不可以自己选择课外活动,不可以得A以下的分数,不可以戏剧和体育两科外不是第一名,不可以学钢琴和小提琴之外的任何乐器,不可以不弹钢琴或拉小提琴。
她认为中国妈妈只是一个很不严格的定义,可以放在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等新移民妈妈身上,因为大家都分享同样的价值观,教育出出色骄人的儿女,比西方母亲更骄傲;中国妈妈可以对儿女严格要求,而不会像西方母亲那样被负疚感纠缠,可以对孩子说非常不可以被西方人理解的话,而没有任何后果。她举了一个例子,她自己小时候对母亲不尊重,爸爸骂她是“垃圾Garbage”,她很受震动,从此改变而毫无憎恨父母的情感,于是她用同样的语言骂她的女儿,得到同样的结果。她认为中国父母拥有孩子的一切。她还认为作为中国妈妈,她们信任她们的儿女是最好的,于是她们可以要求儿女做出努力成为最好的。在她们成为最好的之前,她们一定会反抗,那么你继续下去,因为你知道你是为他们着想,一旦她们也开始成为最好的,她们就一定会忘掉那些痛苦,而欣赏母亲强迫她们做的一切,以及她们一起共同经历的一切。她又举了一个她小女儿成长中的例子。
蔡美儿的小女儿露露七岁的时候,有一回需要练习一段钢琴练习曲,需要两手配合,各弹不同曲调,然后一起配合。露露(Lulu)怎么也练不好,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先练单手,然后两手,一个礼拜下来,露露怎么也不能够两手配合,总是弹错,于是又是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到下一次钢琴课之前,露露开始反抗,对妈妈说,我做不到。no,妈妈拒绝接受,你一定要弹!露露拒绝,可是蔡美儿逼着她坐到钢琴面前,再练再练再练,直到炼成为止。
露露被逼回到钢琴前,就把练习谱给撕碎了,蔡美儿把琴谱粘好,放进塑料套里,不让女儿再撕碎,然后继续逼着女儿练琴。当露露拒绝时,她就威胁要把露露最心爱的娃娃房子捐到救世军去。第二天,露露挑衅她,我以为你去救世军了呢!蔡美儿继续,威胁一天一年不给吃午餐,没有礼物,没有生日晚会,指责露露不会是因为她就是向妈妈显示我就是不会!这时,她先生把她拉到一边,问她,你有没有想过露露可能弹不了?不可能,她姐姐这么大的时候就可以。那也许她和姐姐不同?不可能!蔡美儿很坚决,一定可以。我来做黑脸,一定做到她能弹为止,不论需要什么!你可以继续你的女儿喜爱的父母,带她们去看棒球比赛,给他们做薄饼。
然后,蔡美儿掳起袖子,继续威逼利诱,甚至不让露露吃饭喝水和上厕所,一遍又一遍,突然,露露会了!她自己也欣喜若狂,母女两非常开心,晚上露露到妈妈床上,两人拥抱亲吻,都非常开心。蔡美儿说,连我先生都佩服我这一次的坚持。
上面这一段摘选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后,很自然议论纷纷。有人出来叫好,认为她说得对,西方教育对孩子太松弛了,也有人出来大不以为然的,认为她这种方法不尊重她的孩子。但是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没有读过她的书,《Battle Hymn of Tiger Mother》,(《老虎母亲的战斗颂歌》)。
名字很像文革的作品,文字,如果和她的摘选一样,大概也是在家中火药味十足。蔡美儿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在培养第一个女儿的时候,索菲亚比较听话,所以一切顺利,而碰到第二个女儿露露的时候,就非常的挑战。露露不太肯接受她的强压方式,反抗起来,于是她有所改变。不过,文中的例子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她一家旅行的时候,在红场吃鱼子酱,露露拒绝尝试,于是她说她女儿是“没文化的野蛮人”,女儿回答她是“一个自私、铁石心肠的母亲”。我看了大为震惊,以为,哈佛高材生,耶鲁教授,难道这么一点基本的对待女儿,另一个平等的人类的尊重的准则都没有?如果看了她强迫女儿学会弹一只很难的钢琴曲,还能够说明她是真心认为为女儿好,让女儿发挥最大的能力,那么,为了强迫女儿接受她认为高档的生活方式,将吃鱼子酱和不吃鱼子酱当作品评自己亲身女儿的标准的所谓标准,实在让人不得不疑问,她究竟是什么样的母亲?
还有,她写这本书的最初初衷和最后愿望是什么?
今天在网上看看其他人的评论,看到了一个读了她书的《纽约观察意见》的书评。书评很不客气,当然了,有人写书,就有人读书,有人读书,就有各自的意见,但是比较一致的意见,不是那么容易达到。蔡美儿的书,可是达到了这样一个境界。中国人反驳她,认为她是典型的海外老华侨的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华人的春风化雨;洋人反对她,认为她挑起纠纷,挑战华人母亲和西方母亲的定义;反正,反对之声不同,不过,感觉还是有基本的共同点,就是蔡美儿缺乏对自身清晰的认识,缺乏同理心(即站在他人角度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能力),很有野心(野心在西方不是一个贬义词),但没有真正的理解做父母的基本道理,追求结果,用结果来衡量她作为母亲的成功标杆……所以,她几乎达到了她写这本书的目的,让读者清醒地看到,按照蔡美儿的教育方法,孩子和她自己固然在她眼里是成功的代名词,可是在其他人心目里,是应该避免犯同样错误的告诫。
千万别跟我说中国人没有这种妈妈当然有,绝不止蔡美儿一个,只是,没有做到蔡美儿这样成功的地步去写书,去拿到八十万美金的预付书款。那么,出版这本书,也不是完全的没有道理。中国也不是出了大量的这类书籍吗?而且,与蔡美儿的待遇不同的是,中国的父母看待这些书,有这样的评论吗?会觉得她对待女儿太过分了吗?我不知道。
她炫耀她的女儿,不无贬抑地提到她的先生带女儿们散步,带女儿们去看棒球赛这些她认为浪费时间的活动,而她的选择,钢琴和小提琴,“是更高级的音乐,可以创造更美的思想”,不监督女儿们一天弹琴至少三个钟头,那些西方母亲是如何地自己去健身喝咖啡让孩子们去浪费时间玩掉一下午的行为,是多么的不负责任。这种想法,大概在最严格的中国人中间,大概也是过于出格了。蔡美儿不会这么觉得,她的愿望可能是让更多的人讨论她教育方法的是非功过,但是,她的态度并没有一分一毫地觉得她做错了什么,她是如此的自信,没有什么人的贬抑和批评,会改变她的态度和想法。
无疑蔡美儿很自豪,为她是一个中国人,中国妈妈自豪,但是她不是中国人,她是华人,是美国生长大教育的华人面孔的华人。她坚持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并不完全是中国人的价值观,而是中国人中一部分的价值观。当然了,我在这里清谈当然容易,真正的培养孩子,一个成功的出色的人类一员,是这么重大的任务,而我们都是如此不完美不完善的人类,是不是应该经常反省一下自己的角色,和自己所作所为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如果蔡美儿有这样的认识和文字,我相信,那么多的贬抑文字,恐怕会有更多同情的心理。
是什么让她如此理直气壮地“蹂躏”她的孩子,让她们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去成长去成形,是不是和她自己成功的感觉有关?我不是太理解,但是,非常地不能赞同,几乎到了憎恶的地步。我非常同情她那两个可爱的女儿。想象一下露露,七岁的露露,没有任何能力和条件对抗一个权威人物母亲的内心恐惧,和被批评时候的受伤的心灵。可能她是一个开放而心态良好的女孩子,能够原谅母亲,理解母亲,而继续她的人生,快乐自由。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自我修复的能力,而且,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青年女子(18-25岁间)的自杀率,以亚裔为最高。会不会和这种文化中严酷的教育方法有关,没有定论,但是,绝望中的没有出路和解决方法,没有最应该帮助她们的母亲的理解同情,很可能是一个推动这种悲剧发生的动因之一。
蔡美儿,至少我没有看到她在心理上试图去理解她的女儿的成功,以及她自己教育她们成功的原因。不完全归功于她沾沾自喜的严格的所谓”中国母亲“的方法,而是她和先生一起共同努力平衡的结果,她自己献身而努力不懈工作勤奋向上的榜样作用,以及两个出色的女儿的自身条件……没有定下心来,好好看看周围每一个人的生活及处世及一切,就为了八十万美金,匆匆忙忙地把自己生活急忙地总结一遍,我希望她能有一天回头看看,而感觉为这么匆忙后悔。哼,那就一定是我的幻想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

-
方言闲谈(1) 关键词:楼、六、绿、陆、肉 每一种方言中都有一些同音字,而这些字用普通话发音却不同音,比如广州话中的“黄”、“王”,与武汉同属湖北的荆州话中的“船”、“床”,黄陂话中的“月”、“热”。所以在广州一个单位有人姓王,又有人姓黄,称呼起...
-
看了那么些和小说相关的书,最好看的,也是最中立的是一本旅游书,大概能翻成《达芬奇密码旅行指南》。开篇起,和小说结构一样,从卢浮宫谋杀案开始,随着主人公和反角的足迹,把书中出现的名人轶事历史古迹闲话,不带太多感情色彩地介绍了一番,看来比讨论其他的理论话题更轻松愉快,我也就学着再看...
-
前言倒是很顺利,虽然翻的时候觉得热血沸腾,跟看电影一样的亲历海战的激动。心里在更进一层了解这一段故事史实的时候,更加深了对这本书的喜爱。能把史实写成跟小说一样激动,而且还能层次鲜明地表达出主要人物的行动,分析人物动机,然后冷静清醒地检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联。 第一章的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