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电影看得有点收不了尾,中间看着看着非常兴奋,于是在图书馆又订了好几部想看没有看的电影。开学了才通知到了一部《斗士》(《The Fighter》)。到底开学了,事儿多,放在门口,进门看见出门看见,就是没有时间看。周末还要忙,星期四咬咬牙,不健身,看电影!
很不错的电影。没有等到《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不知道如何比较,但是这是2010年大片中,最喜欢的电影。《城中大盗》与之相比较,就流于更多的刺激和动作行动片上去了。演员,两个电影里的配角都得到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而赢得大奖的,也值得赢得大奖的,无疑是《斗士》里的迪克·艾克朗德(Dicky Eklund)的扮演者,Christian Bale克里斯提安·贝尔。而主角马克·威尔伯格(Mark Wahllburg)和本·阿弗莱克相比,也更真实地表现出蓝领工人在生活中向上的挣扎的突破。故事上,《斗士》更具有生活化,影片中的主角生活的背景,也是在麻省的小镇,但是,是那种规规矩矩但没有什么出路,蓝领及后代都是淹没在平平淡淡的一代又一代的没有出头的平静中的家庭生活的矛盾中。《城中大盗》里,就更富戏剧化的枪战,抢劫和血腥和联邦调查局和警察局的刺激的故事。两相比较,个人感觉《斗士》里的矛盾更为真实,因而人物的表演表达,就更为出色,加上一批出色的配角对人物的理解和演绎,使故事的向上的结局来得是非常的激动人心,但是又很实在朴实。
我不喜欢拳击。其实我是相当有承受力的女性,和儿子家人一起看动作片科幻片和很多体育运动,都能非常投入享受,但是我不太能接受拳击,太过血腥和暴力,看那一拳下去,肌肉暴起,被击中的对手受击后的冲击,几乎让我不可忍受。可是,《斗士》很直接地让我明白拳击是一个平民可以接受,可以参与,不需要巨额投资,不需要超常智慧,甚至不需要极端体育天赋的运动,和平民蓝领的工人阶层接近,深入人心。这也可以很容易地解释在一个工业革命中重要的如今已衰败了的小镇里,拳击运动员迪克的成功,是如何让他成为小镇的英雄,但这成功的之后,又是如何看着他颓废下去,沉浸于毒品中幻想自己能够重新回到当年的辉煌的残酷却平凡的日子。这个日子充满了家庭的矛盾,一个混杂的家庭,母亲和前夫和现在伴侣的一大堆不成器的成年的孩子们,有着传统的家庭价值,但又有着对各种他们认为威胁他们的拥有的偏见的庸俗的成见。里面牵涉到女性角色争夺主角注意力的几场戏,都演得极端生活化,很真实的残酷。
最核心的故事,是迪克的异父弟弟,米奇·沃德的非同寻常的成功。米奇也许还没有他哥哥的灵动聪明和天赋的眼光,但他比哥哥拥有的,是失败后的不肯放弃,是不肯重复哥哥的最大的错误,吸毒而越界而入狱。他的故事,真实的和电影上的,都比较单一化,没有哥哥的戏剧,当然他的出人意料的比赛成绩确实是事实,这个电影整个就是在真实的故事上发生的。而我的深入一点的阅读,更发现主角的扮演者,马克·威尔伯格本身,年轻的时候和犯罪生涯擦边,以企图谋杀罪的少年入狱,到幡然悔悟,投身演艺界一举成名的曲折故事。他为米奇的生涯着迷,因而执着地坚持着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背景故事。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奥斯卡,更是对他到此为止演技生涯的一个精彩小结。
夏天之前看的电影,有《到犹马310火车》。我是罗素·克劳的影迷,他的电影我几乎都有看过,在这之后又看了罗素·克劳的《三天之后》,我另外看了一部他近年拍的《State of Play》。都可以一看,但都略有不那么激动人心的偏差。三部影片中,最好的,应该还是《犹马火车》,因为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出演。
克里斯蒂安·贝尔是一个很少见的年少成名,但一直没有被限定角色范围的演员。凭借天赋实力,他游刃有余地在好莱坞大片(《蝙蝠侠》和《终结者》)里的科幻动漫人物,到冷酷瘆人的系列杀人犯(《美国杀人狂》),到平凡的小人物(《犹马火车》和(《斗士》)里自由出入。几乎所有参加的影片,他都能充分展现演技,不被人物和角色限定,这次获得奥斯卡,更是确定他是好莱坞的一流演员之一。
罗素·克劳无疑是另外一个出色的一流演员。只是这几年的影片,都没有任何突破,没有重复他在《角斗士》、《美丽心灵》和《怒海争锋:极地远征》里的角色与演员和故事背景交相辉映的光辉。《犹马火车》他演得并不错,但是,故事和人物的设计一直都有不那么确定,不知道究竟想把他的角色变成一个彻底的坏蛋,还是确定为忍不住偶尔一现人性的普通人物,故事因而受到影响。人物的似乎超越史实的摆酷,令故事有点脱节,因而不能感染人。尤其对照克里斯蒂安形象的逐渐的展示人物内心,在想做儿子眼中自己认定的英雄,还是羸弱地退后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被欺压的老百姓的挣扎中的突破,表现出了很让人信服的层次和深度。对比之下,克劳的人物塑造就略显单薄了。在《三日之后》(还是很不喜欢这部片子),他的角色有很多很有力的故事的铺垫,但是还是一个很单薄的故事,尤其配角单层次的描写和表演,令一部本来在故事上就有所缺陷的影片,进一步失去吸引力。
《The State of Play》(《绝对阴谋》)是克劳的三部电影中,在故事发展上最吸引人的影片。(当然不能算很不成功的《罗宾汉》,我数了数,近几年罗素·克劳的片子我好像都算看过了。)这里面的几个主角我都交叉看过。本·阿弗莱克,瑞秋·麦克亚当斯,和海伦·米伦都是时下当红演员。本不是我欣赏的演员,但是,在《绝对阴谋》里表现比较中规中矩,让我感觉也许一个矛盾的无法逃脱世俗诱惑的中年男人,自我感觉极好,才干思维都是中上的人,就是可以给他的一个很好的标签。瑞秋·麦克亚当斯,是《时空穿越者的妻子》的女主角,在新版《福尔摩斯》都是熠熠闪光的明星,还出现在一部我近来看过也很喜欢的《晨间新闻》(《Morning Glory》),那是和我最欣赏的好莱坞演员哈里森·福特合作的电影。在这里面对罗素·克劳,和海伦·米伦都毫不逊色。海伦·米伦是英国老牌演技派演员,几乎可以和朱迪·邓奇(Judy Dench)相媲美的女演员,她们两人反其道而行,在追求美貌青春的好莱坞大行其事,年年都在艺术追求和刺激动作大片中游刃自如,光彩夺目。
《绝对阴谋》是一个阴谋片,但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故事,紧凑丰满,看过很有兴味。对罗素来说,取代中途退出的布莱特·彼特,是轻而易举的选择,故事人物和结构,都是这几年他比较好的影片之一。
夏天还看了另一部阴谋片,叫作《捉刀手》(《Ghost Writer》)。这部片子故事色彩阴沉非常,故事也很低沉,但是是一部很完整的推理片。不过,值得一看都有两个地方,一个就是这部影片整个都是影射东尼·布莱尔的,另一个就是皮埃尔·布鲁斯南和伊万·迈克艾格的演技。很好玩的是,和《绝对阴谋》一样,这个也是英国人的创造。《绝对阴谋》是把故事完全搬到了美国的背景中,而《捉刀手》就是极端讽刺东尼·布莱尔和美国政府-尤其是布什政府的超越平常的关系,最后更是不客气地影射指责布莱尔在大学期间通过他太太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收买成为特工,在CIA的名单上,所以紧跟美国亦步亦趋地打伊拉克和反恐战争。看了,就想这英国人对布什真的是恨之入骨,连带对布莱尔的不满都要推到美国人身上……
《绝对阴谋》最初是布拉德·彼特准备出演的片子,个人偏见地认为,他比罗素·克劳的分量还是要轻太多。我看过这几年他演出的电影,严肃的认真的,如《通天塔》,《本杰明·巴顿的奇怪生涯》,以及大片性质的《特洛伊》,《斯密斯夫妇》 《十一罗汉》系列,《阅后即焚》《恶棍杀手》(妈呀,我看了这么多电影?),除了Benjiemin Button,我都多多少少地不喜欢。只有在《阅后即焚》里面,他扮演一个金发碧眼,外表吸引人的体面傻瓜,我才觉得很贴切,其他,多少靠他的美貌青春吧,不算低档,容貌和演技都可以一提,但是不到一流水准。至少不稳定,和本·阿弗莱克同样,是略高一个档次的明星。
在《阅后即焚》里面,是他和另一个好莱坞鼎鼎有名的大明星乔治·科鲁尼多次合作之一,影片是科恩兄弟的制作。很典型的科恩,和他们的另外作品《Fargo》及《黑金事业》一摸一样的怪异,有着独特的幽默和黑色的暴力的表达,电影会很正常地跟踪一些平常的人物,小人物,突然故事和人物都会做出极端无法理解的行为变化,让故事完全岔到完全不可预料的方向上去。大概他们的表现手法是故意逆反大家通俗猜测故事结局,表现出人物世事变幻莫测的本意,但是,个个都让人,让我看了很不舒服。我对他们整个制作都要画上句号,打叉了事,偏偏《黑金事业》又因为有个极端出色的演员,把怪异的故事和怪异的人物表现得可以理喻的怪异。而乔治·科鲁尼,和彼特一样,都是我认为被估计评价过高的好莱坞明星,不坏,但也就是明星。比如他的严肃片子,《Syriana》(《叙利亚纳》)《美国人》,都是得到极端好评,我看了万分郁闷的电影。《叙利亚纳》的发展和《通天塔》一样,也是很严肃很认真很是企图用影片表达现实的复杂和世界的错谬,可是故事发展如同蜗牛一般地停滞不动,突然一下跳跃,然后又回到不对等故事等待中,最后是一个很出乎意料的结局,郁闷非常地结束了。大片中间,我最喜欢的是不太出名的《迈克·克雷顿》)(再次感慨我看电影的速度和数量),而不是那么喜欢通俗卖座的《Up in the Air 》,《Leatherhead》因为女主角是我欣赏的蕾妮·齐薇格,加上故事的轻度喜剧,所以还能看个轻松。《迈克·克雷顿》比较好的,一个还是好的演员,女主角是极其丑陋但又极有才华的蒂达·史云顿,故事也紧凑很吸引人,一直到故事终结,完整地讲了一个很出色的故事,和故事中人的发展。我很奇怪他为什么不去多拍好的故事,而是一心拍那些奇怪的实验性质的影片,或者干脆懒洋洋地在电影里表演他吸引人的自己,比如在《十一罗汉》系列里一样。这个,大概是比彼特更高一点点的好莱坞明星。明星而已,不是演员。和克劳与贝尔比,都缺乏演技上的压倒一切的重量和认真。
有些演员,天生就是比别人美貌,如彼特和科鲁尼,咳,也算上本·阿弗莱克吧,你不可能要求他不漂亮,但是,在漂亮的外貌下的实力,才是实实在在在影坛长久立足的根本,和女明星一样,等老了,就不能靠外貌吃饭了。这几个,比完全没有实力没有思想的演员们,还是高超许多,只是,在我心目中,离演技派演员,还差了几个档次,看他们的电影,多数是看着玩,不那么能当真。有好的故事,好的片子,也能打动我,而真正令我喜爱的,是无论在什么样的题材故事里,都能直接跳出来,让你不得不承认他的演技,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演出来的本事。比如,《斗士》里的吸毒的过气蓝领拳击手,所以,看克里斯蒂安·贝尔在故事里的沉浸,是一种享受。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

-
方言闲谈(1) 关键词:楼、六、绿、陆、肉 每一种方言中都有一些同音字,而这些字用普通话发音却不同音,比如广州话中的“黄”、“王”,与武汉同属湖北的荆州话中的“船”、“床”,黄陂话中的“月”、“热”。所以在广州一个单位有人姓王,又有人姓黄,称呼起...
-
看了那么些和小说相关的书,最好看的,也是最中立的是一本旅游书,大概能翻成《达芬奇密码旅行指南》。开篇起,和小说结构一样,从卢浮宫谋杀案开始,随着主人公和反角的足迹,把书中出现的名人轶事历史古迹闲话,不带太多感情色彩地介绍了一番,看来比讨论其他的理论话题更轻松愉快,我也就学着再看...
-
前言倒是很顺利,虽然翻的时候觉得热血沸腾,跟看电影一样的亲历海战的激动。心里在更进一层了解这一段故事史实的时候,更加深了对这本书的喜爱。能把史实写成跟小说一样激动,而且还能层次鲜明地表达出主要人物的行动,分析人物动机,然后冷静清醒地检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联。 第一章的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