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5, 2010

英国国王的曲折家事(五)-天佑吾王

那天无意看到英格兰对战亚美利加的世界杯赛,突然就听到英国国歌《天佑吾王》, 亚美利加的经常听,不那么稀奇,《天佑吾王》正好是孩子毕业典礼上听过,赶去把歌词翻出来看看,嗯,很有意思。这是英文原词(常用版本)

God Save the Queen (standard version)


God save our gracious Queen,
Long live our noble Queen,
God save the Queen:
Send her victorious,
Happy and glorious,
Long to reign over us:
God save the Queen.
O Lord, our God, arise,
Scatter her enemies,
And make them fall.
Confound their politics,
Frustrate their knavish tricks,
On Thee our hopes we fix,
God save us all.
Thy choicest gifts in store,
On her be pleased to pour;
Long may she reign:
May she defend our laws,
And ever give us cause
To sing with heart and voice
God save the Queen
当然如果是男性君主,自然是God Saved the King了。
顺便找到网上翻译,一并附上:


第一部分
上帝保守吾王,
祝她万寿无疆,
天佑吾王!
常胜利,沐荣光;
孚民望,心欢畅;
治国家,王运长;
天佑吾王!
第二部分
扬神威,张天网,
保王室,歼敌人,
一鼓涤荡。
破阴谋,灭奸党,
把乱盟一扫光;
让我们齐仰望,
天佑吾王!
第三部分
愿上帝恩泽长,
选精品,倾宝囊,
万岁吾王!
愿她保护法律,
使民心齐归向,
一致衷心歌唱,
天佑吾王!


看了之后就是一个闷笑,不知道这个是谁的阿谀奉承的词汇,碰到国王和皇帝,词汇立马单纯地减低到“你是天神,我是泥土,愿你踏着我的后背,争取人间天上无上的荣誉”的由低向上的仰望。


其实,原文还真没有那么阿谀的恶心,第一段有的多一点,“愿我高尚而高贵的女王,万寿无疆,上帝保佑您战无不胜,荣耀千里,统治我们,天佑吾王。”


第二段就比较有趣,“愿上帝保佑,我们的敌人自动解散,倒地不起,政治混乱,无赖伎俩不能得逞,在您身上我们寄予希望,上帝保佑我们每一个人!”这个,可就不是那种低贱地仰望吾王,等着那高贵的一脚踢在屁股上的气度了;还有,不是国王或女王可以是“我们”请求的对象,上帝才是,上帝才能使敌人不战自败,不过,历史上的这样的记录还是太少太少了,上帝和中国人的原则一样,天助自助者,你不强我也没法子。而且,英国一路以来,和非基督教国家固然开战过,但是和基督教国家开战更是不少,这么祈祷,实在令上帝为难……


第三段,啊哈,这一段,可是很像合约上契约 了。“上帝您宝库里的珍宝,由他(她)选择,他的统治保护我们的法律(我们的,不是他她的),完成正当事业,那,我们就全身心地歌唱他(她),上帝保佑他,天佑吾王!”好像还真不太有那种无奈的希望、愿望和盼望?有的就是您老可得当心,你的事业不正当,不能保护我们的利益,我们会歌唱您?谢谢了!全篇唱完,能够全心全意不受争议的只有一个上帝,才是主宰一切的上苍。
这首歌到今天并没有发现谁是作词作曲者,可以确定的是第一次在公众场合使用是十八世纪的事了,在这之前的君权和民权的定论固然一直有冲突,但是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有最初的对君权的绝对权威感。英国臣民,在历史上一直有着一方面尊重甚至崇拜王权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也有着挑战君权至上的任何当权者的历史。当然了,唱这歌的时候,一样是严肃认真和肃穆仰望,因为人的最终一切都要归于上帝,荣耀和富贵,都会归于尘土。这一思想,是贯穿于英国历史的主线。国王们在上帝和宗教面前,还是能有一定的谦卑的思想,在基督的面前能够低下高贵的头颅。越到近代,契约的对方-民权越强,相互制约,没有太多越界的时候。关于这个上帝国王和我们的话题,在英国历史上是最紧要的主线,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在近代就更为明显。

可是在远古时代,上帝是被期望来救苦解难的救世主,包括国王在内,死亡只是通往天堂的捷径,为宗教和信仰献身时一种谦卑的责任。那个时代,人们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在灾难面前更要期待上帝的保佑。尤其在突然从天而降的维京海盗的出现时,英格兰在这些高大的北欧海盗面前是那么的无助,还好,这些海盗抢掠一空之后,秋天就会回到波罗的海边的丹麦挪威过冬。因为维京战船虽然是当时最先进的战舰,但是他们的战船和商船都是敞篷的,在冬天或者寒冷面前毫无防备,在风暴下一样没有防守之力,冻死和翻船的情况时有发生。可是,他们和在他们之前定居英格兰的盎格鲁·萨克森表兄弟一样,没有什么时间记载他们的掠地攻城的胜利过程,有的是他们被掠夺对象的心惊胆战的祈祷和血腥记录。

在后世的研究中,连维京人是海盗还是半农夫半海盗,时而农夫时而海盗的身份都无法定论,他们是北欧德意志民族一支,诺尔斯族人,在歌唱英雄北欧史诗和英格兰的反抗维京人的记载里,留下清晰的历史足迹。公元800年的一天,多切斯特的海关收税员迎接海边靠岸的船队,正要给他们讲解如何缴纳关税时,被维京海盗一斧子砍死,成为有历史记录的第一个受害的英格兰官员。海盗攻到北方,攻陷一座修道院,将里面珍宝洗劫一空,淹死老修道士,把年轻的修道士们掳走到市场上出卖为奴。从这时开始,维京开始了对英格兰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英格兰并不是他们唯一的受害者,九世纪维京人攻陷过巴黎、安特卫普、汉堡、塞维利亚、波尔多等欧洲成形城市,在英格兰,他们利用诺森布里亚王国内杠,击败诺森布里亚,将约克变成他们居留时的首府,很快维京人开始不再回斯堪的纳维亚过冬,而是据守英格兰,一步步地扩展他们的领地和法制控制土地。盎格鲁·萨克森的王国和信奉基督教国王们,在异教徒的冲击下纷纷被击破。869年,维京王子“没骨头”伊万率领维京军队打败东英格林国王军队,生擒国王埃德蒙。埃德蒙拒绝背弃基督教,被伊万酷刑致死。殉教的埃德蒙死后尊为圣,埋骨处于今在Bury St Edmund的教堂。(这所教堂在历史上经历了更著名的事件,即1214年,英国贵族在此开会,誓约强迫约翰三世签订人权大宪章。)

伊万“没骨头”这个名字非常令后人疑惑,因为所有的记录都表明他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武士,他是瑞典王之子,母亲据说是波兰第一个国王的公主。他在战场上英名显赫,为什么绰号“没骨头”,给很多学者多了很多研究的余地。有说他可能是“脆骨症”患者,因而得名,但反对这种说法的学者觉得无法解释中世纪挥舞长剑长矛冷兵器武士的形象,但是纯粹解释他是四肢极端灵活又似乎完全不能说得通。不过,没有人能够在他的血腥统治上有任何异议。历史详尽记载的是英格林国王的悲惨结局,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盎格鲁·萨克森平民,命运不可能比他们国王更好。伊万死于870年左右,死因不见任何历史记录。但这时,英格兰只有一个威塞克斯王国存在成为他们一统英格兰的阻碍。他的继任者是Guthrum哥斯拉姆,他继续丹麦统治的扩展,攻占伦敦及默西亚王国,开始全面攻击剩下的威塞克斯王国。

威塞克斯国王于871年去世,继位者为他的弟弟阿尔弗雷德。这里,我们要遇见真正的第一个英格兰国王,虽然第一个自称英格兰国王的是他的祖父,伊伯特王,可是他才是真正被后世承认的第一个盎格鲁·萨克森国王,阿尔弗雷德王。

待续……

No comments: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