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是男人,男人对女人的了解或许如他们自己所说,比我们看得还清,但是写起小说来,意淫的成份就很多了。再说,写武侠也没有任何定义要反映真实人生才能 被读者接受,于是海阔天空任翱翔,创造出一个没有任何缺陷的女子?为什么不可能。Impossible is nothing, 不是吗。
小昭为什么招人喜欢?美丽动人,武功高强,善解人意,体贴入微,忠心耿耿,意志坚强,你们能想到什么好的形容词,都可以招呼出来,好像没有会过分的。相比较赵敏的野心勃勃,周芷若的阴柔深心和殷离的强横霸道,想不喜欢张无忌这个小丫头都不可能。她的背景和父母的爱情悲剧,更增加了她神秘的吸引力。
金庸小说里面还有一个这么可爱的小丫头,那是韦小宝的双儿。她和小昭可是一对,连名字都那么的接近。她们比较其他金庸女子更能得到男人的欢心,就 是她们能百依百顺,绝无半句反对之词。小昭比较好做些,张无忌心地善良,为人真诚,他不会陷任何人于不义,小昭只用照顾他,而不用为他拿主意,指点方向。 明教左右二使,杨逍范遥不在,也有几散人,几堂主为他出谋划策,再不济,还有金毛狮王、青翼蝠王、白眉鹰王的舅舅外公义父立定军心。(写下这些名字,马上 不得不感慨,金庸真是会起名字,会设机构,看明教这个架式!)而韦小宝呢?他靠的就是一个流氓。可是双儿会说一个不字?什么都是相公对啊,哪个男人不喜欢这个?男人才不要女人在旁边嘀嘀咕咕,指手画脚呢,错也是天王老子我一个人错,对也是地界菩萨我一个人对,女人!她们懂什么?
于是,在金庸小说里,最大恶人是男人,但他们的身后都有一个艰难的故事,多多少少和一个让他们铭心刻骨的女人相关。女人,她们恶起来也是不让男 人,而最大可能就是他们被男人遗弃或误解。男人的恶可以破解,女人的恶只能以死而偿了。看看马夫人,王夫人,叶二娘,一个一个的,《天龙八部》都快成了不 正常女人千面图了。正反反方都不例外。《倚天屠龙记》里,殷素素算亦正亦邪的人物,但是心狠手辣到什么地步,用什么功夫教派都遮盖不了她的血腥。
黄蓉是男女都比较能接受的成功的形象,但是离玉娇龙的内心刻画,家庭教养、等级差别和内心的煎熬,还是相差很远。在我个人看来,玉娇龙更出色地表现出人物性格在江湖的风波冲突中的变化的描写。
金庸写得最好的是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感情。这就是为什么我最喜欢《倚天屠龙记》的原因。全书贯穿的是武当七侠的情意,和男人生死与共的情怀。
武当七子是历史上有的,金庸来了个照搬照套,除了殷利亨被金庸殷梨亭了外,连名字都没有改。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和莫声谷,七 人的名字有道家的幽远和名山的自在,很能反映出张三丰的思想境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组名字。那么多人物,那么多名字,真佩服查大虾。我不认为武当七子生活中有书中生活那么戏剧,但是能有这么多好名字用,对金庸的小说实在增色不少,对比什么灭绝老尼之类高下立分。
而梁羽生起名字上还可以与金庸有一拼外,古龙温瑞安就略逊一筹了。嗯,这话说得不是太公平,古龙略好点,四大名捕,呵呵,大家批吧,我没话说。古龙可以, 但就是风格水准不能保持一致。楚留香还有点味道,胡铁花就,就只能让人哈哈哈了,至于李寻欢呀,小鱼儿呀,什么名字嘛,好像是他老人家喝高了随便 一拍脑袋这么来的。还常喝高,然后就拖稿,弄到后来出版商不肯提前预支稿费,要见问交钱,一手这个一手那个地干活。他老人家还写过好多一字一行的小说,因为那时出版商按页数付钱,最后对他按字数付钱后,他马上不来这个
风
怪风
风来得奇怪
之类的文字了。
他据说还特有桃花运,一生美女左环右抱,绝对的不忠实,非常的艺术家,美酒不停美女不断,但看千金散尽,哦,不怎么来。哪有查大虾的花差花差的功夫?金钱与名字共长,美女和故事同飞。
我对古龙的了解到此就是到头了。因为他的武侠我看得不认真,没有太多感动我的地方,而金庸就有我几次让我流泪的时候。张翠山发现殷素素是害他三哥残废的恶人之后,复疚自刎时那一场,殷素素抱着张无忌紧跟她心爱的丈夫离开人世,张无忌因剧变而无泪的场景,非常感人,金庸还是写小说的好手,这一段写得回肠荡 气,激动人心,江湖情仇,恩怨了断,份外伤情。
另外让我动情的是《笑傲江湖》里的金盆洗手那一场戏。我不是很喜欢《笑傲江湖》,但是里面有好多地方非常感人,这一段为最。
再就是《连城诀》里,狄云最后打开凌霜华棺材的那一瞬间,也是份外地震人心怀。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比之狄云和戚芳的悲剧正写,更能催人泪下。
韦小宝的故事就是喜剧多过悲剧,感人的东西不多,尤其没有什么爱情的东西。哎,各位请指正,我好久没有看金庸了,写错地方是肯定的了。
虽然没有动情的地方,但是,《鹿鼎记》还是好看。为什么?就是一个词,通俗。
难道武侠还有高雅吗?反正我觉得梁羽生多少有一点天降大任的时代感。把他的人物派到时代转折的关头,挽救革命来挽救党。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演绎时代的正剧。
我这感觉派高手说过好多次,严肃的东西我能看,认真的东西我喜欢,认真不严肃的我爱看,严肃不认真的我有一点逆反,不严肃不认真的让我浪费时间,我就要偏见了。
梁羽生就严肃而且过于认真了,把自己摆的位置高了点,看书的时候让我觉得就这个人物,来教育我的人生观?嘿嘿,一来二去的,我就不能对他的作品太认真了。打个歪岔,我不够资格评论他,快把他的作品都从大脑清除得差不多了,说多了漏缝。赶紧回去信马由缰乱侃金庸去吧。
金庸的历史学得很好,用得更是高明。我细细看过他写的每一篇后记。从《射雕》后面的成吉思汗篇感慨真正的英雄,联想到一代天骄的词句,只能说名字来自于这句词,用的很到位;《倚天屠龙记》后的对张无忌四个女子的品评和对小昭的偏爱,到本书最注重的是武当七侠兄弟情怀,张三丰对弟子的父子一般的感情,总之, 男人的感情;《神雕》后的襄阳城大战,侠之大者的感慨;以及我最动容的《连城诀》的后记。
《连城诀》的可能是现实的不可能。一个长工,命运靠着一个清官而偶然地得以保存,到狄云对抗武林人士的分庭抗礼,当然有血刀老者的奇特的参与,中间思想的跳跃是有多大的差别。金庸从来不是革命者,甚至不肯思考不公平背后的社会。用武林公道在虚无的境界里完成不可能公正的公道,查大侠能得到或能给予的都没有 到深沉的反思。
但是,比《李自成》要好看。那本书,到最后,老八队跟老八路都没有区别了,有恨不能大家抱着当文学故典来看的心态,可达到那种效果不是主观能动性一方情愿就可以做到的。至少,金庸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他就要卖报纸,就要赚银子。
他真的能赚,这就是通俗的好处。
民族大义是金庸起始写小说扯的一块大虎皮。陈家洛甚至不惜一演美人计,但是一本书都比较脸谱化,算是金庸小说的青葱年代,有一种年轻的幼稚的冲动。你的是黑的,我的是白的,好的和坏的是势不两立的的格式化。到《射雕》三部曲是高潮,不过元朝也狠了点,不恨都不行。那么,民族义,家国仇,弄得故事最后以张无忌个人魅力征服元朝郡主来解决民族差别。蒙古人被中国文化的同化远没有清朝那么深,我很多时候只能想象敏敏特木尔是爱新觉罗的样子。华筝公主连名字都没有对上,摆设一个,作不得数。这个时代,还能够两军对垒,黑白分明。
到《天龙》的时候,金庸实际上不仅是文风上遇上挑战,他的民族观也开始受挑战。大理算什么,附庸国,和朝鲜越南一样。可是大辽呢,因其短暂奇特的历史,民族大义怎么表现,乔锋怎么设定,才是《天龙》最大的挑战。乔锋最后悲剧结局,是我觉得金庸男主人公最出色的收尾,很悲情。人在民族的夹缝下是不被承认的蚂蚁,随时可以被强权捻死,但是还是要有人的血性,否则,真是人如蝼蚁了,哪里会重于泰山?
可是,文章写到清朝,金庸,怎么写呢?查家是有牵涉到清朝文字大案里的。最后族人有被掘棺鞭尸,有被发配辽远,平反后才回来的。回来后仍是一方大户,世代书香。韦小宝不流氓,谁能流氓?写贫民英雄,怎么和民族融合大义不相违?写文人志士,还不如写血滴子好玩呢,可金庸还不用到那个地步。天地会写得那个尴尬,我看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想。金庸,咳,查大侠,您就认了明君算了。不过,他挺有自知之明,到此封笔收山,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那么,他的当选代表和斡旋于几方之间的,多是商人的圆滑,而不是文人的清高了。就像他的祖上,得到皇恩浩荡,就叩首涕零了一样。
可是,我还是不能认为他的作品是香港文化。香港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殖民地的组合。那个穿夏奈尔套装喝凉茶是亦舒的创造,非常贴切。香港的文化的精华是中国的古老的烹饪,保养以对抗岭南热气的种种偏方和堡汤的沙堡,很中国,可是又没有了草根的儿童的教育。好像我参加这里华人婚礼时,惊讶于他们对古旧的传统的保留,可是却没有人关心有没有听说过谁是林黛玉。那是不重要的部分,重要的是婚礼前的茶礼,跪下向长辈敬茶,婚礼上的规矩,我没有见过,没有听过。
可是,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的灵魂,在生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时,文化的进步才能推进人类的前进。文化要反思,要让普通社会成员了解和理解文化对生活的意 义,是思想的升华后才能提高人性的可能。光有金庸是不够的,不管他的小说有多好看。看过不能让人深刻反思的作品,没有生命。
Saturday, October 18,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

-
方言闲谈(1) 关键词:楼、六、绿、陆、肉 每一种方言中都有一些同音字,而这些字用普通话发音却不同音,比如广州话中的“黄”、“王”,与武汉同属湖北的荆州话中的“船”、“床”,黄陂话中的“月”、“热”。所以在广州一个单位有人姓王,又有人姓黄,称呼起...
-
看了那么些和小说相关的书,最好看的,也是最中立的是一本旅游书,大概能翻成《达芬奇密码旅行指南》。开篇起,和小说结构一样,从卢浮宫谋杀案开始,随着主人公和反角的足迹,把书中出现的名人轶事历史古迹闲话,不带太多感情色彩地介绍了一番,看来比讨论其他的理论话题更轻松愉快,我也就学着再看...
-
前言倒是很顺利,虽然翻的时候觉得热血沸腾,跟看电影一样的亲历海战的激动。心里在更进一层了解这一段故事史实的时候,更加深了对这本书的喜爱。能把史实写成跟小说一样激动,而且还能层次鲜明地表达出主要人物的行动,分析人物动机,然后冷静清醒地检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联。 第一章的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