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比特矮人离开家园后和黑魔王的手下交道后到了瑞文戴尔,埃尔隆德的领地。书中没有这么戏剧的精灵公主出现,虽然她的美丽一如屏幕上,而且更加诗意。她的名字是阿尔温, 她的部落的人称她“eveningstar”(暮星),即金星出现在西方时的称呼,明亮地照耀着夜晚的天空。
精灵们除了尖耳朵,容貌超群身材出众外,还有的有预测今生未来的能力,但他们最最与众不同的是他们长生不老。长生不老,这个词实在是诱人。不仅古今中外的皇权贵族心心向往,其实也是宗教的一个终结问题。世上没有一个宗教不是以解决人死后的灵魂归属的问题为核心的。我的无边话题大概就是和这个长生不老有关联的。
JW和新教教义上的争执,以三位一体为最中心,他们认为上帝即耶和华是耶稣的父亲,不是一人,所以自称耶和华见证人(Jehovah Witness,简称JW)。非常勤奋的一个分枝,周末上门来敲门的大多数是他们。而且真的是什么地方他们都去,所以住在学生公寓里的学生们,和他们的接触很多。他们的教堂极其俭朴,因为他们读圣经读到的,是不要偶像崇拜,所以他们没有十字架和圣像和华丽的教堂;他们的宣传机器非常有效,如果你有任何疑问,他们和你接触的人大多不能回答,那他们一定会找到小册子来解答疑问。最好的答疑是我的一位邻居发现的。这位大学物理老教授,到这儿来帮女儿带孩子,闲来有空就看看书籍。她的疑问是创世纪。答案小册子她后来给我看过,深入浅出,解释得很好,最有力的证据对抗大爆炸理论。可是JW的反证是,谁能把一个正常运行的闹钟砸得粉碎,然后期望它在爆炸后神奇地恢复原状?没有什么理论,可是提出了很多的疑问,置疑大爆炸理论的逻辑。物理教授最后的答案是,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老了,叫我改变信仰,摇摇头,太晚了!
我的疑问在永生上面。JW和普通新教的另一个最大区别是灵魂在死后的解释和处理。基督教的信徒相信的是死后上天堂,这条道路狭窄曲折,而且天堂之门很窄,只有少数的人才能进入。因为信仰,西方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我们非常不同。有了信仰,死亡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走到了,就自动走到下一步。没有忧虑,没有担心,不必焦虑。甘道夫在明纳斯特里斯的围城战中,安慰皮平的话就可以作为明证。
实际上,《魔戒》的宗教劝导不明显,当我看到很多评论说托尔金和《纳尼亚传奇》作者刘易斯的宗教交流和作品表现比较中,总多多少少有些惊讶,因为托尔金很虔诚,但是并没有在《魔戒》中循循善诱,只是写这么一个远古的故事,每一个人或角色的故事,固然每一步都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驱散黑暗的艰难,可是,没有什么地方是给人以永生的希望。反而,在精灵的历史和未来故事里,让人疑惑永生的意义。
JW(呵呵)于我来看,最大的与新教的不同,是在死后信徒去哪里。JW的信徒相信的是死后复活,最后审判日到来的那一天,所有的人都会复活,在主前受审判,诚信的信徒会被判决得以永生,而异教徒如你我,就会再回去死亡。我的疑问是,那,永生以后怎么样?给我传教的人很真心地回答我,那所有的人就会快乐地生活下去了。嗯,这时我怀疑论就上来了,那么,快乐怎么样生活呢?你也不需要工作,不需要操心,你和别人也没有争执,在乌托邦里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是,你做什么呢?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呀。可是,可是,我不知道如何说得清,渐渐也就不去说清楚,慢慢也就不再和他们交流。另外,JW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严格,不赞成太多的享乐。不享受还可以接受,不享乐,连滑旱冰一类都是皱眉以待,我不能接受。还有,他们不允许接受输血,因为圣经上写的不可以。你可以去死,既然死亡不过是提前去等待审判,他们家庭亲人都很冷静很冷酷地支持他们血癌的孩子不接受输血而死亡。可怕。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为宗教而献身的盲目而尊从,对抗现代科学证明的有效医疗,是无知但又执着。
当说起精灵们的永生,我无意识地联想到,他们都在做什么。与JW的含糊其词不同,托尔金非常详细地描写了精灵们的生活。他们可以永生,也可以自由选择放弃永生(我马上想到了异教徒的背叛)。可是,很不幸,永生的日子似乎并不如何快乐无忧。
试着想象一下,你有未来所有的时间,无穷无尽的时间,来做任何一件事,你会着急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那是人类,而且是不太长寿的人类的哀叹,当时间不再是奢侈品,生命不再是那么紧张而匆忙,你的生活的意义是要重新改写的。有什么可以激动你一天的东西,任何东西,能激动你一年?能激动你一千年?一万年?所以,当阿拉贡唱着萝瑞安的情歌,对着阿尔温表达衷情时,阿尔温生命中过去两千年的平静也应该到了一个尽头,她和阿拉贡的爱情,是她心甘情愿的放弃。因为她和父亲家人离开中土,到达远方的岛屿上,也许她能永生,但是她不能有这一份沉重的爱和尘世的情怀。当阿拉贡的祖先,埃尔隆德的孪生兄弟放弃他的永生,在游行诗人的长诗里留下生命的痕迹,他得到的,和他的孪生兄弟的长生不老又如何相比较?阿尔温的爱情又该是如何地为她族类感叹,或者为后人,她生命的延续者赞美?
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人的对于生命、灵魂的思考和需要,似乎是真正的千人千样的不同。可是,永生是这样的结局,是不是值得心无二用地盲从实在是个人的选择。托尔金这样的教徒,也没有信服地说服我永生的的高尚。信仰,或者宗教,其实都不是理性的逻辑的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选择,没有道理可言。如果试图从读圣经,或者逻辑思维上达到信仰的目的,恐怕是得不到结果的。我们都是在无神论的环境中教育成长的,没有形成信仰最良好的婴儿做起的教育环境,对于不怀疑而天然的信仰,多少有些艳羡,因为复杂不好,怀疑不愉快。可是放下一切,没有怀疑地相信,似乎也不是简单可以做到的一件事。
回到魔戒的江湖中,精灵们在索伦的黑暗势力侵扰中,选择的是逃避,他们在这个世界里无法生存,人间仙境的存在似乎不合时宜。而阿尔温放弃她的永远存在,选择与阿拉贡共度短暂的人生,把她的生命融入人间的生老病死的周期里,成为后代人思念中的一个美丽的标志,而不再是遥远不可企及的仙姑,她得到和失去的,如果不是更多的收获的话,也应该是成对应的。那么有意义地生存和永生相比,在托尔金的江湖里,应该是更高的境界。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

-
方言闲谈(1) 关键词:楼、六、绿、陆、肉 每一种方言中都有一些同音字,而这些字用普通话发音却不同音,比如广州话中的“黄”、“王”,与武汉同属湖北的荆州话中的“船”、“床”,黄陂话中的“月”、“热”。所以在广州一个单位有人姓王,又有人姓黄,称呼起...
-
看了那么些和小说相关的书,最好看的,也是最中立的是一本旅游书,大概能翻成《达芬奇密码旅行指南》。开篇起,和小说结构一样,从卢浮宫谋杀案开始,随着主人公和反角的足迹,把书中出现的名人轶事历史古迹闲话,不带太多感情色彩地介绍了一番,看来比讨论其他的理论话题更轻松愉快,我也就学着再看...
-
前言倒是很顺利,虽然翻的时候觉得热血沸腾,跟看电影一样的亲历海战的激动。心里在更进一层了解这一段故事史实的时候,更加深了对这本书的喜爱。能把史实写成跟小说一样激动,而且还能层次鲜明地表达出主要人物的行动,分析人物动机,然后冷静清醒地检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联。 第一章的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