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继续牌局开场,没有商量,夜半三更的也能很远地听到哄然开心的笑声和长长的叹气声。早上很早大家就起来开始新一天的美食,早餐持续了将近三个钟头,等几乎所有的人都起来,吃过,收拾了,来到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易斯湖边。

当年第一次看见路易丝斯湖的湖水和雪山冰川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总能够回忆那一天到了停车场后出了车门迎面而来的寒气,湖边在盛夏旅行季节的周末也是稀稀朗朗。如今,到了地方,来了很多年的老朋友的第一句话就是,唉,冰川越来越小,越来越薄了。我听了,忍不住开玩笑,你是老了,说这话想当年的人,多数是九斤老太的思想,什么都不如当年了。大家都笑,可是,不得不承认,冰川在全球转暖中,是在慢慢地消逝殆尽。

湖边人很多,游人满满的,有本地的,因为我们在这儿见到很多各人的朋友,有外地的,因为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国际游客,根据官方信息,因为猪流感和金融危机而大大下降。可是一样的人多,十点多到达停车场,被第一次查门票。加拿大国家公园的门票有一天几天的,也有年票,如果过路,从门票口直接飞驰而过不需门票,但是在任何地方停留,尤其旅游景点,就是应该购票的了。这么多年,靠的是自觉自律,第一次看见在停车场有人检查门票和指挥停车。
这一天的行程比较挑战,沿着湖边二点四公里平路到湖的后方,然后爬山约四点五公里到小茶屋(Tea House),之后还有约一点六公里到冰川跟前的Lookout,来回十五公里左右。在Cheatue Lake Louise路易斯湖大酒店看湖看山是层次分明,秀丽无比,等走到跟前把一层一层的山走过时什么样的感觉,那是晚上回营地后的说法了。上面这张相片,大约是有一年冬天我们在冰冻的湖面走到的地方,地下雪深,小猪一个不小心坐了个屁股墩,爬起来瘪了半天嘴巴的地方,现在的小猪,健步如飞,早就把我和某人甩到后头不见了。老大和他一起长大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自去爬山,我们在后面收尾,走走停停看看,悠然自得。

走到湖的尽头,路边的山岩上是好些攀岩的人。走到这里,有小孩子的就打了退堂鼓,在湖边喂喂小松鼠,看看攀岩的帅哥。看不到正面,我想是帅的吧,那谁不说了吗,认真工作的人嘛是有魅力的人。只是这个攀岩算工作还是消遣还是娱乐还是健身,我还一时不好定论……
到了半山腰,几层山走过,气喘吁吁地回头叉着腰,看看山下,不见大酒店,但见蓝色的湖水和松树林。我们十点半开始的行程,到这里已经快正午了。太阳一般是下午一两点最正,这时还能忍受,拿出饮水,大家歇会儿,继续赶路,前面的孩子们和先头人,肯定已经在小茶屋等着了。

总算是到了地方,小茶屋附近有半现代的设备,但可以解决问题,点一杯柠檬茶,拿出背上山的午饭,无非是零食点心种种,大人孩子一起补充能量,休息欣赏山脚下远远看到的如画冰川和雪山。没有蓝色的湖水,冰川另具风采,有着健康的韵味,可能能走到这么近来观赏的人们,多是身心健康精神高昂的人。
到这里,上了山的孩子们都不愿再往上走,大人们有已经继续前行的,有就地休息的。旁边有年轻的洋人孩子在高兴地啃西瓜,然后就有人说,这帮人有背着西瓜上山培训的习惯,不用大,小的就行,上山就开了吃了。真是佩服,我是不可能的了,走到这里,已经是很考验人的过程了,一个傻瓜相机是为了要拍照,单反我都不肯背,被某人拿着健步如飞地跑了。西瓜?我不馋,我就喝水好了。

往上不远,就过了树木生长线,连生命力旺盛的杂草也看不见了。满山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被多年雪山冰川变化挤压垮下来的山石,道路越走越险,山路越走越高,到最后,就是这么一条羊肠小道,上来下去的一条道,左边是石头和灰尘碎石下的万年冰川,右边是星星点点的小溪水,由高处冰川化雪而来。地下的冰川细看才能看出深深的沟壑,和沟壑里暗蓝色的冰层,那可能是亿万年前冰川世纪的遗留。山上山石断面上,是层层积雪冰川,和融雪后挂在冰川上的瀑布。


越近冰川,温度越低,但是不是太冷,山风而来,很适意的感觉。到了这儿,就是到了这条爬山路的尽头了。路易斯湖附近有很多不同的爬山路线,各有不同的风格和难度,我们的组织者每一回总希望在来了无数遍的地方看到不同的风光,这一条道,是很多住了很多年的人没有来过的路线。

下山很容易,到了大酒店前集合点,已经快到五点了,酒店前繁花点点,人影憧憧,离太阳下山还有四个钟头,忙碌得不得了。先行下山的孩子们在草地上躺着,等着父母们出现,就打道回营地了。

晚上我们又是美餐一顿后提前回家,告别还在营地的朋友们,对了,又拐弯到莫琳湖拍太阳落山时的山顶和湖水在落日中的变幻,九点多才正式离开。一路飞车,夜半前回家。到了回家后三天的今天,还隐隐觉得爬山留下的肌肉的酸痛……今年的露营,算是完满告一段落,所有的露营用品收的收,洗的洗,进到储藏室,明年夏天再见了。

特意找出一张1991年第一次进山到路易斯湖的相片,看看有没有区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