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末过得脑筋比较慢,做什么事都是累,干脆提议看电影去。把报纸翻出来,一个也不想看,就跑到录相带店去租片子。我到了地方就拿出电话,你要的没有,想看什么吧?讨论到最后大家都火了,说,你爱啥啥吧。我只能一行一行地慢慢看,找那些以前想看,听过的,介绍过的没看过的来看看。这个《热血警探》(《Hot Fuzz》就被我挑中了。一直说看,老大看过说,弟弟不能看,太血腥,但是不错,行,血腥的地方我捂着他眼睛好了。
回家就开始,看得我这个乐啊。不过,我不推荐给大家看。
因为,这部片子是实在很典型的英国式幽默,把英国的田园风光的乡村和严格等级制度的警察队伍是批驳得体无完肤,还非常的对应好莱坞的血腥暴力,来个过分的血腥暴力的讽刺,每一个地方和每一句话以及每一个设计,都是故意地过分,如果不能接受这种幽默,会看得莫名其妙,对它的故事发展人物描述都会无法接受,更不能感受故事的讽刺,只可能停留在不必要的过分渲染的暴力镜头上。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超级警察。他认真到过分,做什么都是严肃认真,典型的做事的人,可是他的女友说他关心工作超过她,于是与他分手,而他献身一切的警察队伍?因为他太出色,所有的人都无法忍受他,所以,他的上级很合理地将他调到一个完美的没有犯罪率的田园乡村去做巡警。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
尼可拉斯·安吉尔是一个没有什么幽默感的人,说话几乎也都是按照警察队伍的正确方法来说的,穿着正式的巡警防暴服,严肃认真皱着眉毛走在小镇上,追踪出逃的白天鹅,与剪了邻居的灌木的农夫交流,和空空如也的警察局里悠闲自在的警察侦探们相比,他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可是,又是如此地喜剧。当看着他一身很精神的职业打扮,和在他身边一身圆肉充实着蓝色大毛衣制服的警察一起,实在不得不令人感慨,咳,英国人,他们实在是很懂得如何调侃自己。安吉尔在和他伦敦警局上司对话短短的一个镜头里,他高效工作的态度和严肃做事的出发点,使他无法理解上级的正面侧面的暗示提示和警示,是那么的令人喷饭。还好他不是那种自悲自怜自爱的人,否则他真要拿出他所有的奖状和学习及工作出色成果邀请大家来表扬他了,至少他认为别人会希望留住他,因为他是如此之出色,结果?哈哈,满局的人喜笑颜开地欢送他走!
演安吉尔的Simon Pegg是一个很好的英国喜剧演员,故事也是他合写的。我翻查了一下他的记录,发现我看过他很多作品,可是,他不是靓仔明星,是实力演员,那些作品,我回想一下都能记得,可是没有一个地方他让观众记得那是他,而不是他要表现的角色。比如在《兄弟连》里,他扮演的是第一任连长唯一的支持者,你无法看出他是英国演员,而不是美国大兵。叉开说一句,《兄弟连》以及其他很多好莱坞大制作里,经常是有英国演员演出,《兄弟连》的第一主角,美军上尉就是在千里万里挑出来的英国人,将他和第一任连长那位因《Friends》出名的美国人对比一下,就知道英美通俗文化中的普通演员的巨大差别,英国人演的美国军官,内敛而真实的存在,美国人演的美国军官,就算是书中的令人厌恶为底,也没有演员这么的夸张和明显的表演。
这部片子里,也是全部都是各色英国出名演员很不起眼地客串。比如伦敦警局的局长,积攒了满屋子的军火的农夫,稀里糊涂的警官们,当地名流,以及最容易被人认出的前三任的007,提摩西·达尔顿。为了维持画报上完美的乡间社会,当地名流和出头人士,积极参与(讽刺啊讽刺)建设管理家园;警察局是形同虚设,因为能抓的,都是夜里在酒店喝多了当街方便的青少年或不年轻的青少年们,本地没有犯罪,有的只是小事,安吉尔大材小用。可是,他还是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喝酸梅汁,连好莱坞暴力片都是小镇上无所事事的警察撺掇着看的,看完了,最后在无法解决的矛盾中,学着好莱坞,用暴力在美丽安详的小镇上来个西部牛仔式的公平对决,更加喜剧地结束了这个故意过分的喜剧故事。我一想到安吉尔扛着长枪短炮,插在背后双肩包里,昂然在值班室里读小说的值班警察面前走出去的镜头,我都忍不住的好笑。
我是开着字幕看完的电影,因为很多话,我都没听明白,可是每一句话都有含意,那一种英国人的冷幽默,比美国的把暴力事业在电影电视里进行得如此透彻的认真,可能更让我能接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