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来讲去不离中心的就是,育儿血泪史。也不完全对,我的血汗钱,不是那么辛苦得来,给儿子看了,肯定反对我这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不过,他的中文水准,只能认识他自己的名字和课文上的东西,其他,我就欺负一下他好了!
说起中文我就要走题,老大小时候上中文学校,郁闷无比,和同座讲英文被老师喝止,于是就闷头在中文课本上画画。他画画本事并非很高,但是漫画看得多了,很有心思,于是我有一次清书柜时,翻出一本以前的课本,有一课是讲中国古代的故事的,画上有一男一女,象征着男耕女织的美满世界吧。青年男子手拿砍刀,坐在一块大石上休息,身后站着一位女子,水袖半掩面。老大于是在男子头上画一个巨大的气泡,里面是男子的思维:嗯,她一定很美味! 而女子的气泡里是:我在担心他为什么总是不放下他的刀(注:英文字幕)……我看了又气又笑,最后想想还是大笑了半天。这孩子,想象力也够丰富的!
反正吧,我们这位老大很反叛,有一段时间我们说什么,他如果不是有一百句话等着你为什么,就是翻个大白眼给你看看。我们在太多不同的战线上交手过,那么多话题,我看我只能在金钱观上闲扯一下啰!
北美大陆,对于金钱概念的家庭教育很不普及,我经常是面对着这些乱花钱毫无控制的人们发愁,可是他们两个极端,特别懂的,跟你交缠不清,特别不懂的,让你头疼无比。如果他们有一半中国人的整体的勤俭,这次金融危机很可能都不会发生。嗯,话说回来,中国如今如果都是月光族的白领们的培养着,总有一天会让我头疼的,会有新的危机的。
孩子们出生就可以开银行户头。孩子一出生,父母亲带着他们的出生证和工卡,到银行开个和孩子联名的户头很常见,那时有的银行会鼓励,就还给一个户头五块钱或者一份小礼物,期望从小拉住小东西们,长大永远作他们的客户。所以我们老大很早就有一个银行户头,到上初中时,去银行激活银行卡,可以在学校门前小店里买午餐吃,或者放学和同学喝咖啡买书买糖果点心。反正一个礼拜给他做几次午餐,另外给他五块钱一天在外面吃,我在月初给他转账。哦,那时,他会每天在家帮我接弟弟下校车,走回家,看弟弟,我给他付工资买午餐。
久而久之,发现他很有消费欲望。很要买他喜欢的玩具,渐渐是他喜欢的游戏,和游戏卡等等,可是他不是太找爸妈要钱,先是给我们邻居打扫院子,刷油漆,整花园,等到十四岁那年夏天就开始正式打工了一个夏天,但是他赚的钱,除了那个夏天我给他四十六十比例分了后扣出来投资外,其他还真是给他花了。干干净净地花了。
他的银行卡是最基本的,一天只能取二十块钱,到店里刷卡还能再消费二十五,只要你户头里有钱,你尽可以慢慢花。可是银行不是免费开门喝西北风的,加拿大银行很会收费,不然也不会历尽金融风波而屹立不倒。能够不到,那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在管理得好,任何活动,只要经过银行,都要收费。儿童户头在十九岁之前,每个月有十五次免费使用,这包括银行机取款,店里刷卡,写支票(他没有支票可写),超过了,另收一次五毛钱,对了,到其他银行的银行机上取款,除去本银行的收费,还要另收他们的一块两毛五和自己的一块两毛五,去美国另加三块,到北美之外另收五块。出了国门,谁也不会让他掏腰包,可是自己的日常费用,我告诉他自己打理。第一第二个月还好,赚钱后的几个月里,月月多付给银行费用。我看了账单,对老大说,你最好取二十块出来买东西好了,你看看,七十一店里买奶昔一块三,刷卡,转身到麦当劳买汉堡三块五,刷卡,放学去奶茶店里买泡泡茶两块,刷卡,一天三次,一个礼拜,你就会超了,到时又要多付银行费用。他翻着白眼,说,就两块钱。这个话题,我们大概隔一段时间重复一次,到连我觉得烦的时候,他更是不胜其烦,回答我,Money bores me!金钱让我厌烦。嚯嚯!我投降,你付吧!
之后,慢慢地,他也不要我给他买衣服了。以前那是我买什么他穿什么,他穿什么,过一两年他弟弟就穿什么。我经常可以在相片上看他们哪年穿什么衣服分辨出谁在同样年龄身高大小,鞋子和袜子没法传,其他,我尽量买好一点的,可以穿两个。孩子们长得太快了!我夏天在花园里的丑陋但实用的凉鞋crocs是小猪三年前淘汰的,其他我只能往别人家孩子身上招呼了。
老大开始买衣服的时候,是和我出去过一两次,我带他到我平日购物的地方,他带我去他同学朋友去的地方。那么大的mall购物中心,我来来回回多少次,还真从来没进过他老人家进过的店,反正我不掏钱,有人会掏,我还是做好人吧。孩子还算乖,从来没有要过特贵的名牌,都是很实用的东西。这么大了,用某人的话说,都是打发大的,养男孩子的好处啊。有一回和一个有女儿的朋友购物,哎呀我的妈呀,挑来挑去,看了样式看颜色,看了颜色看牌子,看了牌子看……我等得花儿也谢了,他们才算有个结果,不买了,都不合适!我回头赶紧给两个猪各买了一杯饮料犒劳他们对妈妈的大度,没有女儿就是不知道哇。
好了,他最后觉得跟我出门比较浪费时间表情,还不如和同学一起高兴,于是前年去年我把钱划到他账号里,在秋季开学前,他自己去买。也就不超过两百块钱的事,还能省点去吃一顿午餐什么的,大家都挺满意。去年打工后,不知动了什么筋,买了一件长袖拉链外套,黑的。下个月,买了一件白的。再下一个月,又买一件黑的。再下一个月,他爸爸火了,你买那么多外套做什么?又要买一件白的。他的回答是,我自己挣的钱,我爱怎么花怎么花,这是自由世界!咦,怎么扯到自由世界上去了?你们是共产主义国家出来的。@&*#,管花钱管出意识形态问题来了?这下我得披挂上阵对付他了。反正两面三方一阵唇枪舌剑之后,我做了调和总结:他赚的钱,他有使用的绝对权力,我们作父母的只会为他好,希望他能回花钱到应该的地方,不要浪费。买了三件外套,够了吧?他很勉强地点头。爸爸呢,也不要上纲上线,孩子现在大手大脚,不代表他以后不管家,他的确没有养家的责任,自由散漫一下,享受青春吧,以后会变的。爸爸恶狠狠地瞪着我,你总说他会变,变什么了? Well,我有信心。我刚赚钱的时候,也是赚八百花一千,看看我现在,多自律啊?有责任感了嘛。我很有信心。老实说,是有信心,因为没有多久,我就发现老大还真是长大了。
夏天给他从新开通网上银行,让他随时查账单,免于到了店里购物,交钱时不够,打手机给妈妈即刻转钱的尴尬。于我倒是方便,上网一点就行了,我也怕那种尴尬,将心比心,知道他会还我的,信用还不错。哎,不就是下个月从零花钱里扣吧,他要是有钱,就不找我要,连午餐都自觉自己出,所以大家信任。夏天快过的时候,他突然说,妈,怎么银行多扣我四块钱?我说,一定是你用超了。我没有。上网。他掏出iPhone,上去了,我们俩一个一个的数,是多了八次,八个五毛就是四块。他想了半天,我提议,取现金吧。我不,我喜欢这样,可以看到自己在哪儿花的钱。倒是,每一笔每一笔都可以看到,很好记住。那,少用是不可能的,我给你张信用卡?他吓了一跳似的,不要,我要用超了怎么办?嘿嘿,就凭你这句话,我相信你,而且迟早是要锻炼用信用卡的,我教你好了。信用卡刷卡后一个月付一次单,没有费用,银行户头也不会用多过十五次一个月了。
我还真在我们的户头上给他开了一个金额很小的卡,天天看着他怎么用,没到月底,他就过来问我怎么付账,我教给他,他付了单,都很满意。他那个害怕用超的概念,还真是很多洋人的概念,没有钱不用信用卡,用了就陷进去了。我看过太多陷进去的,也看过太多合理利用信用卡而节省费用的,希望老大能够是后一种。
对了,这样几件事下来,还真合了我读的书,都说孩子反叛的时候也要有爱心耐心,他们表面上不听,其实你的价值观和做法,他都会在父母的重复中慢慢生根发芽,金钱观也一样。
Thursday, September 3,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

-
方言闲谈(1) 关键词:楼、六、绿、陆、肉 每一种方言中都有一些同音字,而这些字用普通话发音却不同音,比如广州话中的“黄”、“王”,与武汉同属湖北的荆州话中的“船”、“床”,黄陂话中的“月”、“热”。所以在广州一个单位有人姓王,又有人姓黄,称呼起...
-
看了那么些和小说相关的书,最好看的,也是最中立的是一本旅游书,大概能翻成《达芬奇密码旅行指南》。开篇起,和小说结构一样,从卢浮宫谋杀案开始,随着主人公和反角的足迹,把书中出现的名人轶事历史古迹闲话,不带太多感情色彩地介绍了一番,看来比讨论其他的理论话题更轻松愉快,我也就学着再看...
-
前言倒是很顺利,虽然翻的时候觉得热血沸腾,跟看电影一样的亲历海战的激动。心里在更进一层了解这一段故事史实的时候,更加深了对这本书的喜爱。能把史实写成跟小说一样激动,而且还能层次鲜明地表达出主要人物的行动,分析人物动机,然后冷静清醒地检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联。 第一章的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