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13, 2008

还在《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1995年看的。电视上广告做了好久,总是交叠的达西紧皱双眉,两鬓卷毛,高领白色衬衣配黑色长礼服加领结,神色不容侵犯和伊丽萨白的精致花边的小花帽,帝国时代高胸长裙的甜蜜而智慧的笑容。我怎么能拒绝这样的诱惑呢?

前后放了两个礼拜,我赶紧把原著搬出来重温一遍,中文加英文。两个星期弄得我神魂颠倒。之后,A&E是有重播的,收视率很高,所以不久就重播了好几遍。我也跟着看了好几遍,还录下来,随时回顾。

2005年底开始为新版做广告时,我心中很不以为然。原因之一就是1995版的印象太深刻了,达西是95版的重点中心,刻画得深刻,表演得出色,琪雅娜耐特利Kiera Knight对我印象相当一般。

她出道就是《星球大战》前传里女王替身,之后风风火火地演了好几部好莱坞商业大片。风头很劲,但是正好是我不喜欢的那一种,凭美貌和风头一时风行,不多久就是过眼烟云了。她来演伊丽萨白?柯林弗斯Colin Firth真是不可颠覆的达西,他哪部电影出来我都只能看到两个字:达西!

所以等我今年看了2005版《傲慢与偏见》后,狠恨地把自己批了一顿,赶紧把观感写了下来,告诫自己:不可偏见。

2005版的重点中心在伊丽萨白上,达西是配角。这样很符合奥斯汀的原意。

奥斯汀在乡村生长,在她42岁去世前,甚至没有去过伦敦。她所到过最大的繁华中心就是巴思,一个靠温泉吸引游客的小镇。她在故事中的男士没有在女人不在场的的发言,生活层面狭隘,并不影响她敏锐的观察力,她的作品得益于此。她的故事几乎都以青年女子的婚姻恋爱为中心铺展开来,语言精练,人物生动, 最出色的无疑是《傲慢与偏见》。但是以奥斯汀自身来看,她对伊丽萨白的感受和创造要更有说服力。以伊丽萨白为中心,无疑给演员带来极大的挑战。而耐特利非常漂亮地赢得了评论家和观众的好评,还因之得到奥斯卡提名。

改编原著是一件艰巨的工作。每一个眼中有不同的伊丽萨白,不同的达西,和不同的情感解释。最最相同的恰恰是服装设计,几个版本的《傲慢与偏见》 中伊丽萨白都是帝国时代的高胸长裙。只有2005版把时间往前挪了十几年,到了奥斯汀的创作《傲慢与偏见》的时代1796-1797年,而不是出版《傲慢与偏见》的时代1813年。

有些是宇宙认同的概念,就是班家并不富有,和达西的财富有区别。而且95版也有伊丽萨白同简一起扎干花的镜头,可见大家都有共识。有多大的区别呢?95版看不太出来。因为,伊丽萨白在扎干花时,仍然是礼服相近的精制花边长裙,家里的庄园也颇具规模。2005版就很明显了。班家小姐在宾利府上的舞会装束和她们参加社区舞会的装束有着明显的区别,注意看的话可以看出所有参加宾利舞会的女性是全白色,深深浅浅的白色,头饰也是白色,以伊丽萨白的最为精致。在社区舞会上,宾利小姐的装饰是城里来的帝国时代装,高胸以昂贵的绸缎料为主。而班家小姐们是老一点的低腰装,而班太太的服装就更后一些,低腰低领,相互比较, 非常有趣。在宾利府上时有一个场景是伊丽萨白和宾利小姐在室内转圈,两人的服装颜色,设计和面料有着很大的对比。班先生的老旧长礼服和居家的长背心就不能与达西及宾利的合身剪裁比较,达西自己的服装也经过了从影片开始时的硬而坚挺的面料的礼服,到后来逐渐颜色和面料的柔和,到两人在晨雾中互述钟情时,他已 经没有了最初的礼仪到位的生硬疏远,非常随便而配合伊丽萨白的便装。

接受生活化的背景设计,就能接受班家的生活方式,也能理解班太太的忙忙碌碌嫁女计划,夏洛蒂接受不爱的人的婚姻也很能得到同情,一个生活而不是爱情的出路,是很显然的现实,也能更有效地表现出伊丽萨白对达西拒婚勇气和对达西的打击。

年龄是另一个区别。所有在2005版前的改编,演员都较原著偏老。伊丽萨白直言不讳地告诉德博格夫人她的年龄时是十八,达西最后向伊丽萨白倾吐时说自己二十 八,1940版且不去说,1995版两人都比相对应角色大十年以上。2005版的耐特利当时十九,麦克菲登是二十九,是与原著是差别最小的了。而且两人真是有化学反应,雷鸣电闪的激动人心。这是1995版的舞台剧和2005版的电影的最大差别。

伊丽萨白为什么爱达西?不是金钱财富,不是高大英俊,是两人其实心底里对对方的欣赏。拒绝达西有好些是年轻女子对不来相就的男孩子的偏见,当然达西对简和班家的偏见是最大的阻碍,还有韦翰。伊丽萨白对韦翰的好感就在于韦翰老是挑好话来说,而达西总是坚持自己万分正确。95年的达西太正确了,伊丽萨白见识都不如他,真是令我想了好久这第一好印象是怎么来的。后来改变倒好解释,男人都有点贱,轻易得来的都不会珍惜,得不到的倒千万遍地去想。2005版的达西比较害羞,但是他在一对眼的那一瞬间就注意到了那一对灵动美丽的眼睛,然后不自觉地被他们吸引过去。

我对麦克菲登的演绎很欣赏。有两个地方,在伊丽萨白到宾利府上探简时,被引见前,达西,宾利和宾利小姐闲坐着聊天,斜靠着椅背,而达西正襟危座,双腿交叉,身子笔挺,站起来后的傲慢和礼节在身上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他姨妈家中,他和表弟及柯林斯在一排站开,柯林斯卑恭曲膝,费茨威廉随和平静,达西就是自信高傲地单手叉腰俯视一切。他和柯林斯的几次互动也各有千秋,是两个受过严格训练又有表演才能的演员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后的表现。麦克菲登说他从来没有看过奥斯汀。

摄影上,宾利舞会的开始是一个超长的长镜头,从柯林斯下马车开始一直到班家姐妹与主人道礼,全场安排的很有动感,一下子把观众带到舞会的热烈气氛中。而下面就是伊丽萨白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试图寻找韦翰,镜头就跟在她身前身后,非常不经意又很有用心地看见达西从镜头左边在伊丽萨白身后穿到镜头的右边,而伊丽萨白却对他毫不在意。在对舞中,世界消失在两人之外的对舞中,镜头安排极其别致,因为上一场舞对伊丽萨白是一个折磨,一方面是柯林斯的自以为是,一方面是韦翰的不利消息,这一时刻,是伊丽萨白对达西的冷嘲热讽,每一句台词都是原书上一字不差地搬动,但是那种感情用事唇枪舌剑的交锋让我从新领略了奥斯汀文字的简练。

在开片和晨雾两场戏用的是同一场地,在不同光线的运用下,镜头创造了完全不同的情感变化。其他我最欣赏的是伊丽萨白徒步行走乡间去宾利府上探简的大树,阳光,和伊丽萨白出游时山上的风光,那样的色泽,令人心胸开阔;到了伊丽萨白和舅父舅母赶夜路时,月色伴急切的音乐创造出的迷幻。

台词方面,我没有感到有太大的改动。当然,只有两个钟头,许多次要人物被删除,台词省了许多,因而一些桥段的连接对话也因之有变动。但是,主要场景的变化不大。达西的那封信是书中,电视剧中电影中的重头。电视剧是全班照套,一个字都没有少!电影有压缩,但是又是非常漂亮地从达西的客观陈述转接到伊丽萨白对镜自省,唯一让我不满意的是没有达西满含怨言的结语。

电影里还有两个出色的配角。一个是柯林斯牧师,一个是班老先生。班老先生扮演者唐纳德.萨瑟兰,加拿大人,白求恩扮演者,《大腕》中的那位老外。 他是非主流演员,非常出色,但是不甚出名。(现在他最以出名的是他的儿子,奇夫.萨瑟兰,《24》的明星。)除了他明显的加拿大口音(有加拿大口音这回事 吗?反正英国口音的不地道)和剧中人物差异之外,他实在表演出我心目中宠爱珍惜伊丽萨白的班先生的精华,最后两人在达西求婚后的对手戏的情感让人感动无 比。还有他在女儿拒绝柯林后,和班太太站在河边对女儿说,从今后,很不幸你父母中间有一个将用永不再与你对话......我看书看了多少遍,到这里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柯林斯牧师,嗯,看这部电影前后正是《加勒比海盗》第三推出的时候。我孩子看见他,立即说,妈妈看,贝克德爵士!我看到了。这是一个好演员。他的求婚简直是,我套用一个影评人的话吧,“他的自以为是的求婚和自视甚高的言辞,令餐桌上的烤猪腿都很难为情地皱成一团”!他和班小姐的对舞,他在达西面前 的出丑,还有在德博格夫人面前的战战兢兢,没有一处不是略无痕迹的精湛演技的展示。

其实,还有一个出色的大大有名的小配角,茱蒂邓奇,我最欣赏的女演员之一。她在剧中有两次重要场合,每一次都如常地抢掉周围所有人的注意力,只要她在银幕上,一定是雷鸣电闪,把个自命不凡的老太太招摇得如此辉煌。

1995版和2005版都是好莱坞投资,英国全班人马编,导,出演的。电影中有两个非英国人,一个是班先生,另一个就是丽迪雅。1995版更是英国的可以。2005版除了美国结尾, 没有一点美国风味,好莱坞的影子是不重的。。

编剧导演改编了一个名著,是被称作浪漫轻喜剧的鼻祖的一本书,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但是,他们的认真严肃从影片中方方面面表现出来,让我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两个钟头。

No comments:

Music of Game of Thrones - Light of the Seven (Live)

Light of Seven 《七星之光》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最后一集)的音乐。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这段柔美动人的旋律, 钢琴演奏家技巧地表达出七星之神(故事里的宗教)的圣洁, 以及信奉者的虔诚的纯净。逐渐音乐过渡, 慢慢显示出神和宗教和人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维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