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更富于商业意义,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隐含的杀气和强硬的民族风味,揉和在拥挤而有次序的伦敦市景里,的确没有巴黎宽敞的天空更让人遐想连篇。伦敦就是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没有那么多的浮华的章节,加上故事没有任何地方牵涉到英国王室,文化的讨论在巴黎和巴黎近郊已经结束了。
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全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现任英国君主,是英国、英联邦及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国国教教会的最高首领。她的头衔全称为“蒙上帝恩典,大不列颠及北爱 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联邦之首,信仰的守护者”(Elizabeth the Second,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of Her other Realms and Territories Queen, Head of the Commonwealth, Defender of the Faith)。
比较有意思的就是这个国教会(又称圣公会)的最高首领(Supreme Governor of the Church )。名字来源故事很长,但是简单来讲就是
当苏菲和兰登解出密码后要去一个爵士(骑士Knight)的墓,他的葬礼是由一个教皇(A Pope)主持的。他们马上想到的是圣殿教堂,而不是伦敦的西敏寺教堂,因为这个教堂和历史上的圣殿骑士有关。
圣殿教堂在舰队街和泰悟士河之间,舰队街最出名的是它一度是英国报业的聚集地。圣殿教堂是12世纪的建筑,当时是英国圣殿骑士的总部。提宾爵士说里面是异教邪端到极点,其实应该不是。这座
威斯敏斯特的圣彼得牧师团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大型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这里一直是很多英国国王安葬的和十一世纪后国王女王登基的地点。有很多英国贵族和文化名人安葬于此,如乔叟、达尔文、狄更斯、丘吉尔和本书中的重要人物锡安会大师牛顿。
罗斯林礼拜堂在达芬奇密码流行之前就吸引了很多对圣杯有兴趣的人,还有对共济会(石匠协会)感兴趣的人。里面有很多很奇怪的雕刻,与普通教堂大有不同。而且如书中所言,地下有一个很大的空间,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开发,也无从知道是否如书中的大秘密-抹大那的玛丽亚的陵柩最后安葬地。
在这里,书本就到了一个终结,苏菲找到她失散的家庭和家庭的秘密,兰登回到巴黎的茨大酒店,夜里突然灵机一动,顺着玫瑰线再走一遍,来到星空下的卢浮宫倒三角玻璃金字塔,跪倒在玛丽亚的陵柩前.....
其实故事虽然没有直接写,但是大主教是到了罗马梵蒂冈外的冈多菲堡(Castel Gandolfo)是一个意大利小镇,只有7,000人口,是
梵蒂冈应该是世界是最小的国家,但是立国时间却不长。比意大利建国史还要短,虽然罗马教庭在梵蒂冈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意大利建国与1861年,那时罗马不 属于近代意大利版图,直到普法战争中1870年意大利军队占领罗马及周围教庭领地,教皇在之后的近六十年里,困守梵蒂冈,拒绝承认意大利的合法性,直到 1929年,意大利也承认了梵蒂冈的国中之国的地位。梵蒂冈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文化遗产之一,圣彼得大教堂及教堂中的雕塑,和梵蒂冈博物馆、西斯 亭礼拜堂的各种各样的文物。从这里再到米兰,参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过一定要提前一个月定位,否则连十五分钟的参观时间也不可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